[实用新型]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99380.2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8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廖皇順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勤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5/07;H01L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式 二极管 封装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其包含多个承载框架、多个二极管芯片及多个跨接框架。各该承载框架具有芯片设置部或跨接部,或具有芯片设置部及弯折于该芯片设置部的跨接部。各该二极管芯片设于各该芯片设置部上。各该跨接框架跨接于两个相邻的承载框架之间,各该跨接框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各该二极管芯片及各该跨接部,以形成串联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极管封装组件,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路中,经常会使用二极管组件来执行整流、稳压以及回路保护。若要应用于高压的电路,可在电路中串联多个二极管组件。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人认为,现有技术在电路中串联多个二极管的方式增加电路的复杂度而不利于自动化的制程。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发明人遂竭其心力提出一种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以应用于高压的电路,从而使所应用的电路精简而利于自动化的制程。
为达上揭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其包含多个承载框架、多个二极管芯片及多个跨接框架。各该承载框架具有芯片设置部或跨接部,或具有芯片设置部及弯折于该芯片设置部的跨接部。各等二极管芯片设于各该芯片设置部上。各该跨接框架跨接于两个相邻的承载框架之间,各该跨接框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各该二极管芯片及各该跨接部,以形成串联结构。
在实施例中,等承载框架可包括入口框架、出口框架及排列于该入口框架于该出口框架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框架。
在实施例中,该入口框架仅具有该芯片设置部,该出口框架仅具有该跨接部,该至少一个中间框架可具有该芯片设置部及弯折于该芯片设置部的跨接部。
在实施例中,该至少一个中间框架可呈L形且彼此互补地排列于该入口框架与该出口框架之间。
在实施例中,彼此互补地排列的所述承载框架可具有至少一个转折处。
在实施例中,该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可还包含封装体。该封装体覆盖所述承载框架、所述二极管芯片及所述跨接框架以形成封装结构。
在实施例中,各该承载框架可设有突出于该封装体的引脚。
在实施例中,所述跨接框架可彼此平行设置。
在实施例中,该二极管芯片可包含以硅(Si)为基底的萧特基二极管、碳化硅(SiC)萧特基二极管、氮化镓(GaN)二极管、砷化镓(GaAs)二极管、快恢复型二极管或一般PN接面二极管。
借此,本实用新型的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通过所述承载框架及所述跨接框架将多个二极管芯片加以串联,而可应用于高压电路中,从而使所应用的电路精简而利于自动化的制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的俯视透视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入口框架、中间框架、二极管芯片及跨接框架进行跨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对应图1的两个中间框架、二极管芯片及跨接框架进行跨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对应图1的出口框架、中间框架、二极管芯片及跨接框架进行跨接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对应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对应图1的仰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 串联式二极管封装组件
101 承载框架
102 二极管芯片
103 跨接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勤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勤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99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网安全防护纱窗
- 下一篇:硒鼓导电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