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及手持云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47529.X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2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廖易仑;张经琳;唐昌辉;易勇;苏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3/04 | 分类号: | F16M13/04;F16M11/10;F16M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牛念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尼 转动 结构 手持 | ||
1.一种随停阻尼转动结构,连接于第一转动部(100)和第二转动部(200)之间,所述第一转动部(100)设有第一连接孔(110),所述第二转动部(200)设有第二连接孔(210),所述第一连接孔(110)为两个,所述第二转动部(200)至少部分位于两第一连接孔(110)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结构包括穿接于第一连接孔(110)和第二连接孔(210)的转动轴(300)以及处于压缩状态的弹性件(400),所述弹性件(400)套于转动轴(300)外周,所述第一转动部(100)和第二转动部(200)绕转动轴(300)转动连接,所述弹性件(400)在第一转动部(100)与第二转动部(200)之间形成直接或间接的弹性抵接,以形成转动阻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100)、第二转动部(200)和转动轴(300)三个转动部件中两个转动部件发生相对转动,所述弹性件(40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两个发生相对转动的转动部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00)与第二转动部(200)可相对转动且所述转动轴(300)不能相对第一转动部(100)转动,所述弹性件(400)的一端抵接于转动轴(300)的端部、另一端抵接于第二转动部(20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部(200)设有容置槽(220),所述弹性件(400)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槽(220)内、且所述弹性件(400)另一端抵接于容置槽(220)槽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00)包括螺纹连接的转轴螺母(310)和转轴螺栓(320),所述第一转动部(100)和/或第二转动部(200)设有用于调节螺纹深度的避空部(6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螺栓的一端为螺栓头部(321),两个第一连接孔(110)的一个设有第一沉孔(150),第一沉孔(150)的壁面与第一转动部(100)的内壁面连接形成第一限位台阶(160),所述螺栓头部(321)位于第一沉孔(150)内、且所述螺栓头部(321)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160)抵接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螺母的一端为螺母头部(311),两个第一连接孔(110)的另一个设有第二沉孔(130),所述第二沉孔(130)的壁面与第一转动部(100)的内壁面连接形成第二限位台阶(140),所述螺母头部(311)位于第二沉孔(130)内、且所述螺母头部(311)与所述第二限位台阶(140)抵接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头部(311)为棱柱结构,所述第二沉孔(130)为与棱柱结构相适配的多边形沉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400)包括多片碟簧(410),相邻两片碟簧(410)向相反方向凸起。
10.一种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臂、手持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随停阻尼转动结构,所述连接臂与第一转动部(100)连接,所述手持部与第二转动部(200)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100)设有第一走线孔(170),所述第二转动部(200)设有第二走线孔(230),所述第一走线孔(170)与第二走线孔(230)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转动部(100)和/或第二转动部(200)上设有导线固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桂林智神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475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倍频装置输出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辆的HMI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