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亮视角膜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64319.1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7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丽;张立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角 背光 模组 | ||
1.一种增亮视角膜,包括基底及并排分布在基底上的若干个棱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结构设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垂直面和底面,所述第一斜面的下端与底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底角,底角为锐角,所述第一斜面的上端与第二斜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顶角,所述第二斜面的下端与垂直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与顶角相等,且均为钝角,所述垂直面的下端与底面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垂直面与底面之间形成直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亮视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62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54.8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04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4.3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04度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亮视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55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45.6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08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3.8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08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亮视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45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38.1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13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3.1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13度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亮视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40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35.7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15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2.7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15度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亮视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30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32.7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20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1.7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20度夹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亮视角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棱镜结构的顶角之间的间距为10~200u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亮视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结构的高度为5~10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亮视角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的厚度为10~300um。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视角膜,所述增亮视角膜的棱镜结构正向或背向液晶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643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单元件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千斤顶的计量校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