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亮视角膜及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64319.1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75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何丽丽;张立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角 背光 模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增亮视角膜及背光模组,增亮视角膜包括基底及并排分布在基底上的若干个棱镜结构,棱镜结构设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垂直面和底面,第一斜面的下端与底面的一端连接,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底角,底角为锐角,第一斜面的上端与第二斜面的上端连接,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顶角,第二斜面的下端与垂直面的上端连接,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与顶角相等,且均为钝角,垂直面的下端与底面的另一端连接,垂直面与底面之间形成直角。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视角膜表面传统所采用的直角梯形棱镜结构改进成具有两个斜面的结构,使视角膜可呈现出两个方向的视角角度的同时,相对于传统的直角梯形棱镜结构具有一定的增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角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亮视角膜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视角膜指的是应用于TFT LCD背光模组中以改变整个背光系统出光角度为宗旨的薄膜或薄片。视角膜在TFT-LCD背光模块中能够实现特定出光角度、多视角、广视角,利用视角膜特殊的棱镜结构,通过折射、全反射、光积累等光学原理,可以使各方向的光线向特定方向角度集中,进而控制LCD面板可视角度。
传统视角膜表面棱镜结构多采用直角三角形结构或直角梯形结构,直角三角形结构只能呈现一个方向的视角角度,直角梯形结构虽能呈现出两个方向的视角角度,但亮度呈现效果较低,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呈现两个方向的视角角度,且具有增亮效果的增亮视角膜及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增亮视角膜,包括基底及并排分布在基底上的若干个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设有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垂直面和底面,所述第一斜面的下端与底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底角,底角为锐角,所述第一斜面的上端与第二斜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顶角,所述第二斜面的下端与垂直面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夹角,夹角与顶角相等,且均为钝角,所述垂直面的下端与底面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垂直面与底面之间形成直角。
在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62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54.8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04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4.3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04度夹角。
在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55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45.6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08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3.8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08度夹角。
在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45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38.1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13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3.1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13度夹角。
在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40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35.7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15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2.7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15度夹角。
在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斜面与底面之间形成30度底角,所述第一斜面的长度为32.7um,所述底面的长度为50um,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120度顶角,所述第二斜面对应底面的投影长度为21.7um,所述第二斜面与垂直面之间形成120度夹角。
其中,相邻两棱镜结构的顶角之间的间距为10~200um。
其中,所述棱镜结构的高度为5~100um。
其中,所述基底的厚度为10~300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光志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64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单元件调节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千斤顶的计量校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