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汽车电磁阻尼减振器的馈能效果提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27612.8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134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周冬;张慧杰;郝慧荣;张行;杨子明;曹艳状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6/00 | 分类号: | F16F6/00;F16F3/04;F16F15/02;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贾国浩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汽车 电磁 阻尼 减振器 效果 提升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电磁阻尼减振器的馈能效果提升机构,主要涉及电磁阻尼减振器技术领域;包括工作筒、上连接座、永磁活塞、下连接座、活塞杆,活塞杆的底端贯穿工作筒的底板且与工作筒的底板滑动连接,永磁活塞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永磁体,且下侧的永磁体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永磁体远离永磁活塞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永磁活塞与两个永磁体之间均设有绕组线圈,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设有若干个外铁环,所述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实现良好的减振效果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利用电磁阻尼减振器动子的运动,增强减振器内磁通量的变化,增加回收到的感应电流,将馈能这一有益效果扩大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阻尼减振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汽车电磁阻尼减振器的馈能效果提升机构。
背景技术
电磁阻尼减振器是一种新型减振器,核心部件为永磁铁和线圈。其原理是基于路面激励的变化,隔振器内磁场强度发生变化,使得布置在磁力弹簧外部的绕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达到馈能的效果。同时,变化的感应电流又会产生磁场。而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总是要阻碍磁通量的改变,因此产生阻止改变的阻尼力,发挥减振器的根本作用(阻尼力的大小可通过改变永磁体的磁场强度来进行调节)。由于想要汽车上的乘客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在路面激励不变的情况下,需要汽车减振器内与簧载质量直接连接的一侧有较小的运动速度和位移量,而想要俘获更多的振动能量转换为电能则恰恰相反,需要减振器两侧有较大的相对运动速度和位移量保证减振器内磁场强度的快速变化(即需要汽车减振器内与簧载质量直接连接的一侧有较大的运动速度和位移量),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关系,难以兼得两种有益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电磁阻尼减振器的馈能效果提升机构,能够在实现良好的减振效果的基础上,更加有效地利用电磁阻尼减振器动子的运动,增强减振器内磁通量的变化,增加回收到的感应电流,将馈能这一有益效果扩大化。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汽车电磁阻尼减振器的馈能效果提升机构,包括位于工作筒的顶部的上连接座、位于工作筒内的永磁活塞、位于工作筒的下侧的下连接座、安装在永磁活塞上的活塞杆,所述工作筒的底端封闭,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贯穿工作筒的底板且与工作筒的底板滑动连接,所述活塞杆的底端与下连接座固定连接,所述永磁活塞的上下两侧均设有永磁体,且下侧的永磁体与活塞杆滑动连接,所述永磁体远离永磁活塞的一侧设有第一弹簧,所述上连接座的底部、工作筒的顶板上均设有与第一弹簧相适应的弹簧安装座,所述永磁活塞与两个永磁体之间均设有绕组线圈,所述绕组线圈位于永磁活塞的外侧,两个所述永磁体之间设有若干个外铁环,所述外铁环位于绕组线圈的外侧,所述上连接座与下连接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座的顶部设有上吊环,所述下连接座的底部设有下吊环。
优选的,所述永磁体呈圆环状。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外表面以及工作筒的内表面均设有绝磁涂层。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座的顶部、活塞杆的顶端以及弹簧安装座靠近永磁体的一端均设有第一缓冲块。
优选的,下侧的所述第一弹簧套装在活塞杆上,在所述上连接座的底部的弹簧安装座的底部设有与上侧的第一弹簧相适应的导杆,上侧的所述永磁体与导杆滑动连接,所述导杆的底部设有第二缓冲块。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电磁阻尼减振器活塞的运动一分为二且进一步扩大化,线圈内的磁通量变化增强,从而能够回收到的感应电流得到提升;有效解决了现有电磁阻尼减振器因减振与馈能时与簧载质量相连接的一侧的运动形式存在冲突,想要在保证隔振效果的同时,无法获得良好馈能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27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料炒锅用混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PE管的快速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