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电液伺服阀驱动的高响应液压执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43305.9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35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辉;沈姣姣;左昱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钧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F15B19/00;F15B1/02;F15B1/26;F15B15/1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赵艳芳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伺服 驱动 响应 液压 执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电液伺服阀驱动的高响应液压执行器,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泵腔、主体储油腔和蓄能腔,泵腔用于容置微型泵,微型泵由力矩电机驱动,蓄能腔内可滑移地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将蓄能腔分隔为第一储油腔和第一充气腔,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液压腔体,液压腔体内部可滑移地连接有活塞杆,第二壳体上还连接有电液伺服阀,微型泵的出油口通过电液伺服阀和液压腔体相连通,微型泵的进油口和主体储油腔相连通,电液伺服阀还与蓄能腔的第一储油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集成化程度较高,实现了整体结构的轻量化和小型化,同时也有效实现了液压执行器的高效响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电液伺服阀驱动的高响应液压执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带液压执行器的液压控制系统,通常由液压泵直接驱动液压执行器,由于液压泵很难实现高响应,从而导致液压执行器也无法实现高响应,执行效率较低。另外,液压执行器通常采用分布式安装,各个部件分立存在,易出现多处泄漏的问题,不易维护,同时也使得结构整体的体积较大、占地面积较多,结构也较为复杂,控制可靠性较低。
因此,现有的液压执行器结构集成度较低且无法实现高效响应,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液压执行器结构集成度较低且无法实现高效响应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液伺服阀驱动的高响应液压执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内部形成有泵腔、主体储油腔和蓄能腔,所述泵腔用于容置微型泵,所述微型泵由力矩电机驱动,所述蓄能腔内可滑移地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将所述蓄能腔分隔为第一储油腔和第一充气腔,所述第二壳体内部形成有液压腔体,所述液压腔体内部可滑移地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第二壳体上还连接有电液伺服阀,所述微型泵的出油口通过电液伺服阀和所述液压腔体相连通,所述微型泵的进油口和主体储油腔相连通,所述电液伺服阀还与蓄能腔的第一储油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储油腔内可滑移地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将所述主体储油腔分隔为第二储油腔和第二充气腔,所述微型泵的进油口和所述第二储油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泵腔上还连接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微型泵的出油口处的油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型泵的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储油腔之间还连接有安全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包括活塞体和连接在所述活塞体上的杆体,所述活塞体将所述液压腔体分隔为第一执行腔室和第二执行腔室,所述电液伺服阀包括主进油口、主回油口、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所述第一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一执行腔室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油口和所述第二执行腔室相连通,所述主回油口和所述第二储油腔相连通,所述主进油口和所述微型泵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主进油口还与蓄能腔的第一储油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执行腔室上连接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执行腔室上连接有第三压力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液伺服阀的所述主进油口通过第一挠性管和所述微型泵的出油口相连通,所述主回油口通过第二挠性管和所述第二储油腔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的来两端均连接有盖体,所述盖体上均设置有滑移孔,所述活塞体的两端均连接有杆体,所述活塞体一端的杆体穿设在第二壳体一端的滑移孔中,所述活塞体另一端的杆体穿设在第二壳体另一端的滑移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腔和第二充气腔内均充有氮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气腔上连接有用于封闭第一充气腔的第一端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钧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钧微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433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窜墨辊用润滑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按在超薄桌面的内嵌式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