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及摩托车用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1457195.9 | 申请日: | 2022-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1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邹科;王凯;王义夫;马京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20 | 分类号: | F02F1/20;F02F7/00;F01M11/02;F01M9/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正时 腔回油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及摩托车用发动机,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包括设在发动机的正时缸体底部的排油口,设于发动机的缸体上的回油口,以及将排油口和回油口连通的回油管道。其中,排油口与正时缸体内连通,回油口与缸体内连通;而且,在发动机的高度方向上,回油口的高度低于排油口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通过在正时缸体的底部开设排油口,在缸体上开设回油口,利用回油管道连通排油口和回油口,可以使正时腔内积存的机油快速地回流到缸体内的腔室中,从而可以改善正时腔内积存机油过多,造成链条搅拌机油,以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的缸体中包括曲轴箱和活塞缸,活塞缸侧部设置有正时腔;正时缸体上设有凸轮轴孔,正时腔内通过凸轮轴孔安装有正时系统。
一般来说,缸体内设置有机油循环油道,机油从正时腔顶部进入正时腔内,对正时腔内的正时齿轮进行喷淋润滑降温。
正时腔内的机油一般通过缸体内的油道回流到曲轴箱,以形成循环。现有的摩托车在使用过程中,正时腔的底部会积存不少的机油,而正时腔内的正时链条部分浸泡在积存的机油中,从而搅拌机油,导致机油快速升温,机油温度的升高进而使缸体整体温度升高,加大了机械损失。
尤其是水平对置式的摩托车发动机,受布置限制,左右正时缸体内正时腔处会形成相对低点,导致积存机油,链条搅拌机油的情况较为严重,不利于发动机性能的充分发挥。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用于改善因正时腔内积存机油过多,造成链条搅拌机油,以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包括设于发动机的正时缸体底部的排油口,设于所述发动机的缸体上的回油口,以及将所述排油口和所述回油口连通的回油管道;所述排油口与所述正时缸体内连通,所述回油口与所述缸体内连通,且在所述发动机的高度方向上,所述回油口的高度低于所述排油口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口位于所述缸体的侧壁上,并靠近所述缸体的底部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回油管道包括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有第一安装盘,所述第一安装盘与所述排油口连通,并固定在所述正时缸体上;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安装盘,所述第二安装盘与所述回油口连通,并固定在所述缸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正时缸体上,和/或,所述第二安装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缸体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安装盘上设有第一插管,所述第一插管插设于所述排油口内;和/或,所述第二安装盘上设有第二插管,所述第二插管插设于所述回油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管和所述第二插管上均套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盘采用三角形法兰,所述第二安装盘采用菱形法兰。
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中的部分管段采用波纹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用发动机的正时腔回油结构,通过在正时缸体的底部开设排油口,在缸体上开设回油口,利用回油管道连通排油口和回油口,可以使正时腔内积存的机油快速地回流到缸体内的腔室中,从而可以改善因正时腔内积存机油过多,造成的链条搅拌机油,以使机油升温过快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457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