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组行驶系统及路面轨道交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64447.8 | 申请日: | 2022-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352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健 |
主分类号: | B60B17/00 | 分类号: | B60B17/00;B61H7/04;B61D1/00 |
代理公司: | 河北国维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3137 | 代理人: | 魏红恩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驶 系统 路面 轨道 交通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组行驶系统及路面轨道交通设备,包括平衡梁、动力轮、刹车轮、制动器以及两个导向轮,平衡梁的下方设有动力架和刹车架;动力轮转动连接于动力架的下方;刹车轮转动连接于刹车架的下方;制动器连接于平衡梁的下方,制动器靠近刹车轮设置;两个导向轮分别通过导轮臂连接于动力架和刹车架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组行驶系统,动力轮能够进行正向和反向双向移动,实现车辆的双向行驶,借助刹车轮对车辆进行刹车操作,两个导向轮分别对车辆两个不同的行进方向进行导向限位,保证车辆沿轨道槽定向行驶,上述结构使车辆能够双向行驶,避免了掉头带来的不便,提高了车辆的运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轮组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轮组行驶系统及设有上述轮组行驶系统的路面轨道交通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出行中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重,发展立体交通成为解决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路面立体交通的车体下方能够形成过车通道,运行时不影响下方的车辆通行,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道路拥堵问题。
现有的立体轨道交通的行驶系统一般采用以下方式,两边的轮对通过中间的车轴连接,可以将动力传输到每一个轮子上。对于窄路面而言,上述结构难以实现车辆的调头,对车辆的行驶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组行驶系统及路面轨道交通设备,能够通过双向行驶解决车辆的调头问题,提高了车辆的适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轮组行驶系统,用于设置于车身的侧部下方,包括:
平衡梁,沿前后方向延伸,用于承托车身,平衡梁的下方设有在车身的走向上间隔排布的动力架和刹车架;
动力轮,通过第一轴转动连接于动力架的下方,能够沿车身的走向双向移动;
刹车轮,通过第二轴转动连接于刹车架的下方;
制动器,连接于平衡梁的下方,且位于动力轮和刹车轮之间,制动器靠近刹车轮设置;
两个导向轮,分别通过导轮臂连接于动力架和刹车架上,且两个导向轮分别位于动力轮和刹车轮相背离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平衡梁上设有向车身内侧延伸的铰接轴,铰接轴上设有径向延伸以承托于车身下方的承托柱,承托柱的顶部设有与车身的底部相连的阻尼减震器。
一些实施例中,铰接轴的外周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套筒,承托柱贯穿铰接轴和套筒设置,且与铰接轴和套筒滑动配合,平衡梁的下方还铰接有用于驱动承托柱沿套筒的轴向移动的液压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轮臂与动力架或刹车架之间还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高度调节器,高度调节器连接于导轮臂的中部,用于向下伸缩以调节导向轮的高度。
一些实施例中,导轮臂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第一轴或第二轴的外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轴和第二轴之间通过导力横梁相连,导力横梁的两端与第一轴和第二轴转动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动力轮和刹车轮的外径相等。
一些实施例中,导向轮向下凸出于动力轮以及刹车轮设置,且导向轮用于滚动连接于轨道槽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制动器包括水平驱动件以及连接于水平驱动件外端的刹车盘,刹车轮的端面上设有向外凸起的轮盘,刹车盘能够在水平驱动件的带动下靠近并抱紧在轮盘的外周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健,未经宋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64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规检测连接夹具
- 下一篇:照明装置和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