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集成限滑差速器机构及电力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599418.5 | 申请日: | 2022-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36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王洪涛;刘恒爱;李磊;陈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38 | 分类号: | F16H48/38;F16H48/40;F16H4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庄雅悯 |
地址: | 300451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集成 差速器 机构 电力 驱动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汽车驱动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度集成限滑差速器机构及电力驱动装置。限滑差速器机构集成在封闭容腔内,开放式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限滑差速器外圈、限滑差速器内圈,限滑差速器内圈与限滑差速器外圈之间形成一半敞口容置空间;差速执行组件设置在半敞口容置空间内部,包括限滑差速器钢片、限滑差速器摩擦片、以及限滑差速器压板,限滑差速器钢片和限滑差速器摩擦片交替布置;液压执行组件与外部执行油路连接,包括活塞、推力轴承,限滑差速器顶杆、限滑差速器回位弹簧;限滑差速器顶杆能够在推力轴承推动下抵触限滑差速器压板。本申请能消除车轮打滑引起的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转速不相等,同时提高限滑差速器的集成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驱动系统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度集成限滑差速器机构及电力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限滑差速器(eLSD)是限制车轮滑动的一种改进型差速器,指两侧驱动轮转速差值被允许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正常的转弯等行驶性能的类差速器。
前期限滑差速器以单独供应商为主,并将限滑差速器外挂在变速器外部,且通过整车状态单独控制限滑差速器的工作。有部分变速器厂家将限滑差速器进行了简单的集成,把限滑差速器的壳体与变速器壳体做成了一体,但执行和控制还是单独做的。目前的技术成本高,空间大,不易于整车的搭载匹配。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如何在消除车轮打滑引起的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转速不相等、保证正常的转弯等行驶性能的同时,提高限滑差速器的集成度,以减小变速器系统的体积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在消除车轮打滑引起的左输出轴和右输出轴转速不相等、保证正常的转弯等行驶性能的同时,提高限滑差速器的集成度,以减小变速器系统的体积,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度集成限滑差速器机构及电力驱动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度集成限滑差速器机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度集成限滑差速器机构,包括左壳体、右壳体,所述左壳体和所述右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形成一封闭容腔,限滑差速器机构集成在封闭容腔内,包括开放式差速器组件、差速执行组件、液压执行组件;
所述开放式差速器组件,包括:差限滑差速器外圈、限滑差速器内圈;所述限滑差速器内圈设置在所述限滑差速器外圈内,其靠近所述右壳体一端与所述限滑差速器外圈连接,靠近所述左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限滑差速器外圈呈敞口端状,所述限滑差速器内圈与所述限滑差速器外圈之间形成一半敞口容置空间;
所述差速执行组件,设置在所述半敞口容置空间内部,包括:与所述限滑差速器外圈连接的限滑差速器钢片、与所述限滑差速器内圈连接的限滑差速器摩擦片、以及限滑差速器压板;所述限滑差速器钢片和所述限滑差速器摩擦片交替布置;所述限滑差速器压板设置在所述限滑差速器钢片和所述限滑差速器摩擦片的远离所述半敞口容置空间的敞口端的一侧;
所述液压执行组件,与外部执行油路连接,一端贯穿所述半敞口容置空间,并可活动的与所述差速执行组件抵触或分离;包括:设置在所述右壳体内侧的密封油压空间,设置在所述密封油压空间内的活塞、推力轴承,一端向所述限滑差速器压板延伸、另一端向所述推力轴承延伸的限滑差速器顶杆,以及,套设在所述限滑差速器顶杆上的限滑差速器回位弹簧;所述限滑差速器顶杆能够在推力轴承推动下抵触所述限滑差速器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5994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田间残留牧草捡拾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环保LED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