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速器轴系预啮合装置及减速器轴系装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0918.2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17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辉;李明会;张志祥;李宝;侯军;付茂;张永波;彭勇兵;周凯;张帅;肖翔;曾义;申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11375 | 代理人: | 谷雪霓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速器 轴系预 啮合 装置 装箱 系统 | ||
1.一种减速器轴系预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轴系预啮合装置包括:
轴系分装托盘,分别设有用于减速器轴系的输入轴安置位、用于所述减速器轴系的中间轴安置位和用于所述减速器轴系的差速器轴安置位,其中,所述中间轴安置位上设置有通孔;
压紧机构,设于所述轴系分装托盘上方,所述压紧机构经由气缸驱动能竖直向下朝所述轴系分装托盘移动,以压紧分别与所述输入轴安置位、所述中间轴安置位、所述差速器轴安置位对应的减速器轴系的输入轴、中间轴和差速器轴;以及
旋转电机,设于所述轴系分装托盘下方,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经由所述通孔伸出,以与位于所述中间轴安置位上的所述中间轴连接并驱动所述中间轴旋转,以使所述输入轴、所述中间轴和所述差速器轴预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轴系预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下支撑板之间的弹性缓冲装置,所述上支撑板用于承接来自所述气缸的压力,所述下支撑板用于抵接所述减速器轴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轴系预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在与所述输入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抵接所述输入轴的齿轮端面的输入轴压头,所述下支撑板在所述差速器轴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抵接所述差速器轴的齿轮端面的差速器轴压头,当所述上支撑板承接来自所述气缸的压力时,所述下支撑板仅抵接所述输入轴和所述差速器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轴系预啮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装置为设置在所述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的弹簧柱体元件。
5.一种减速器轴系装箱系统,用于将减速器轴系装入动力电机壳体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轴系预啮合装置;
合装装置;
用于将所述减速器轴系预啮合装置的轴系分装托盘传送至所述合装装置的轴系移动滑轨;
用于安置所述动力电机壳体的壳体托盘;以及
用于将所述壳体托盘传送至所述合装装置的壳体移动滑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轴系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系移动滑轨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所述壳体移动滑轨的上方,且所述轴系移动滑轨和所述壳体移动滑轨相互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器轴系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装装置包括:
轴系合抱夹紧机构,包括一次性同时夹持所述轴系分装托盘上的预啮合后的所述减速器的输入轴、中间轴和差速器轴的三个夹爪;以及
控制所述轴系合抱夹紧机构升降和移动至合装工位的伺服升降滑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器轴系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为气压或液压驱动开合的内涨式夹爪,所述内涨式夹爪通过伸入至所述减速器轴系的输入轴、中间轴和差速器轴的内孔中涨开后以夹持所述减速器轴系。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速器轴系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壳体移动滑轨传送所述壳体托盘至所述合装装置之前对所述壳体托盘上的动力电机壳体进行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器轴系装箱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线圈、控制所述加热线圈升降并伸入所述动力电机壳体内的轴承室的升降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09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条复合打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VCP上下料内开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