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纳米晶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24047.1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82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煌;高鹏;杨雪薇;虞成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4;H01F27/36;H01F27/33;H01F27/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欧阳燕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纳米 电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层纳米晶电感器,包括多层纳米晶线路板和多组导电柱;多层所述纳米晶线路板通过多组所述导电柱依次层叠设置;所述纳米晶线路板包括磁性复合基板、线圈图案和磁性浆料;通过由磁性复合基板、线圈图案和磁性浆料组合成纳米晶线路板,并利用纳米晶线路板上的导电柱将不同层的纳米晶线路板依次层叠设构成多层纳米晶电感器,将具备高磁导率的磁性复合基板制备成多层电感器,相对于传统的电感器可以减少线圈的匝数,从而降低电感器的直流电阻,以及降低电流负载下电感器的温升,并且由于纳米晶材料具备较高屏蔽效应,还能够降低材料的散磁通并减少电路噪声,达到提高电感器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感线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层纳米晶电感器。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用于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其中,功率型电感器的发展趋势为小型化、薄型化、高频、低DCR(Directive Current Resistance,直流电阻)、大电流以及低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电磁干扰)。
目前,电感器多采用Fe-Si合金以及纯铁粉制成。而Fe-Si合金以及纯铁粉等材料由于受到材料自身具有的特性,如磁导率、电阻率等的限制。使得在封装成小尺寸的电感器时,为了满足必要的电感值要求,电感器往往存在高DCR、低饱和电流等缺点,导致DC-DC(直流-直流)转化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多层纳米晶电感器,降低电感器的直流电阻以及提升低温升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多层纳米晶电感器,包括多层纳米晶线路板和多组导电柱;
多层所述纳米晶线路板通过多组所述导电柱依次层叠设置;
所述纳米晶线路板包括磁性复合基板、线圈图案和磁性浆料;
所述线圈图案设置于所述磁性复合基板一侧的表面;
所述磁性浆料设置于所述磁性复合基板与所述线圈图案形成的空隙中。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复合基板包括至少一层的纳米晶磁性层和至少一层的衬底胶层;
所述纳米晶磁性层包括多组纳米晶磁性碎片;
所述衬底胶层设置于多组所述纳米晶磁性碎片之间;
不同层的所述磁性复合基板中的所述纳米晶磁性层层叠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复合基板包括两层所述纳米晶磁性层;
所述衬底胶层还设置于两层的所述纳米晶磁性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晶磁性层的厚度范围为15um-30um;
所述衬底胶层的厚度范围为2um-8um。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晶磁性层的相对磁导率范围为100-500;
不同层的所述磁性复合基板中的所述纳米晶磁性层的相对磁导率不同。
进一步地,不同层的所述纳米晶线路板上的所述导电柱的位置彼此错位分布,且所有所述导电柱在底层的所述纳米晶线路板上的投影不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图案的厚度范围为20um-40um;
所述线圈图案的宽厚比范围为5:1-20:1。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浆料的厚度与线圈图案的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1-1.5。
进一步地,所述磁性浆料的相对磁导率范围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240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