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片结构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32451.3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1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海;彭冲;李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4;H01M4/70;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尚文文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电池 | ||
1.一种极片结构,包括集流体(8),以及分别涂覆在所述集流体(8)两侧面的第一涂层(6)和第二涂层(7),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涂层(6)设置有第一凹槽(21),极耳(3)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并与所述集流体(8)连接;
所述第二涂层(7)与所述第一凹槽(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22),所述第二凹槽(22)内填充设置有绝缘层(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9)的厚度g满足公式g=a+b-f±x,
其中:
a为所述第一涂层(6)的厚度,
b为所述第二涂层(7)的厚度,
f为极耳(3)的厚度,
x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3~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9)包括第一粘接层(91)和第一基材层(92),所述第一基材层(92)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91)贴附在所述第二凹槽(22)内;
所述绝缘层(9)的厚度等于所述第一基材层(92)的厚度与所述第一粘接层(91)的厚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9)的厚度g满足条件g10μm,所述第一粘接层(91)的厚度为2±0.5μm;
或者,所述绝缘层(9)的厚度g满足条件10μmg30μm,所述第一粘接层(91)的厚度和所述第一基材层(92)的厚度比例范围为2:1至1:2;
或者,所述绝缘层(9)的厚度g满足条件30μmg60μm,所述第一粘接层(91)的厚度和所述第一基材层(92)的厚度比例范围为1:1至1:2;
或者,所述绝缘层(9)的厚度g满足条件g>60μm,所述第一粘接层(91)的厚度为30±5μm,所述第一基材层(92)的厚度大于3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覆盖在所述第一凹槽(21)外的第一保护胶纸(4);
和/或,覆盖在所述第二凹槽(22)外的第二保护胶纸(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胶纸(4)包括第一平直段(41)、第一弯折段(42),其中:所述第一平直段(41)覆盖在所述第一凹槽(21)外,所述第一弯折段(42)与极片单侧弯折区贴合;
所述第二保护胶纸(5)包括第二平直段(51)、第二弯折段(52),其中:所述第二平直段(51)覆盖在所述第二凹槽(22)外,所述第二弯折段(52)与所述极片单侧弯折区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极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胶纸(4)还包括第一延长段(43),所述第一延长段(43)和所述第一平直段(4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段(42)的两端;
所述第二保护胶纸(5)还包括第二延长段(53),所述第二延长段(53)和所述第二平直段(51)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弯折段(52)的两端;
其中:
所述第一延长段(43)在极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2mm至5mm;所述第二延长段(53)在极片长度方向上的长度为2mm至5mm;
和/或,所述第一延长段(43)和/或所述第二延长段(53)在极片厚度方向的投影与所述第一凹槽(21)和/或所述第二凹槽(22)在极片厚度方向的投影不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3245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锈油生产用灌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翻边整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