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极片结构和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32451.3 | 申请日: | 2022-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91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海;彭冲;李俊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64;H01M4/70;H01M50/5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尚文文 |
地址: | 51918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极片结构和电池。该极片结构包括集流体,以及分别涂覆在集流体两侧面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第一涂层设置有用于安装极耳的第一凹槽;第二涂层与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填充设置有绝缘层。通过该极片结构能够改善极片因安装极耳导致的极片不平整的问题,即充分解决极耳中置结构导致极片出现不平整,最终导致电芯在化成过程中因电芯自身平整度问题导致的极片承受的压力不均,最终导致出货电芯出现表面不平,凹陷及波浪变形等问题,充分解决电池在长循环过程中会因为电芯平整度差导致电芯在循环膨胀过程中所受应力不均匀,最终导致电芯膨胀变形,引发容量衰减、膨胀失效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极片结构,以及一种设置有该极片结构的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及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续航能力以及快速充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为解决锂离子电池高能量密度和长续航能力的问题,一般需要把电池的容量尽量做大,极片尽量做厚,才能解决该问题。同时,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力,研发者开始将极耳移动到正负极片的3/4、1/3、1/2等位置处,以此来降低电芯内阻,降低极化,优化充放电过程中极片上的电流密度的分布,提高电池的快充能力。
为了将极耳焊接在极片中间,即极耳中置,就必须将极片上相应位置的涂膏清洗掉,由此就会在极片上形成凹陷区,导致极片安装极耳的位置不够平整。同时为了满足锂离子电池长续航能力的需求,极片厚度增厚,更加剧了涂膏清洗区域的不平整问题。在电芯化过程中,极片不平整问题就会导致极片承受的压力不均,最终导致出货电芯出现表面不平、凹陷及波浪变形等问题。而且,带有该问题的电池在长循环过程中会因为电芯的平整度问题导致电芯在循环膨胀过程中所受应力不均匀,最终导致电芯膨胀变形,引发容量衰减、膨胀失效。
因此,如何提高极片安装极耳的位置的平整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片结构,以及一种设置有该极片结构的电池,能够提高极片安装极耳的位置的平整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片结构,包括集流体,以及分别涂覆在所述集流体两侧面的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
所述第一涂层设置有第一凹槽,极耳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并与所述集流体连接;
所述第二涂层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填充设置有绝缘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层的厚度g满足公式g=a+b-f±x,
其中:
a为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
b为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
f为极耳的厚度,
x为常数,其取值范围为3~5μ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粘接层和基材层,所述基材层通过所述粘接层贴附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绝缘层的厚度等于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与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之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绝缘层的厚度g满足条件g10μ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为2±0.5μm;
或者,所述绝缘层的厚度g满足条件10μmg30μ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和所述基材层的厚度比例范围为2:1至1:2;
或者,所述绝缘层的厚度g满足条件30μmg60μm,所述粘接层的厚度和所述基材层的厚度比例范围为1:1至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32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锈油生产用灌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翻边整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