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地形车架底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35441.5 | 申请日: | 2022-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16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沧州众擎聚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8 | 分类号: | B62D2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音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8 | 代理人: | 赵东阳 |
地址: | 061000 河北省沧州市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形 车架 底盘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底盘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架底盘结构;其结构强度高、有效保证车架成品质量;包括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布设的车架前主梁、主梁连接管、车架后主梁和主梁后尾连接板;从前往后依次连接设有车架前端连接板、前桥固定板、车架前中连接板、发动机前横板、后主梁加强板、车架后中连接板以及后桥固定板;所述车架前端连接板、前桥固定板、车架前中连接板、发动机前横板、后主梁加强板、车架后中连接板以及后桥固定板所形成的底架在同一个平面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架底盘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架底盘结构。
背景技术
全地形车是指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驶的车辆,该种车型具有多种用途,且不受道路条件的限制,在北美和欧洲应用较广,国内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车架是多功能全地形车最关键重要部件之一,它是全地形车的骨架,并且承受驾驶乘员和发动机总成及车体的质量,同样其它主要部件布置与否关键,并且很大程度上影响整车操纵性能。目前在全地形车架在设计当中,车架底盘车身长主梁采用空间角度的圆管材料,由于圆管在空间弯管角度复杂在工艺上的精度难以保证,以及圆管弯曲成型后很容易反弹,造成在制作焊接工装上工件定位准确度偏差,采用工具压钳强制压紧工件达到准确定位焊接,焊接好的成品车架底盘会产生反弹力导致车架变形,安装尺寸精度难以保证,影响车架与各连接配件装配,会使焊接工装,夹具、检具等制作上复杂且制作成本高,同样全地形车在传动性能以及整车操作性能带来影响。因此,如何改进重要部件全地形车架底盘结构,并且提高车架上的成品质量,车架底盘结构强度成了本领域技术中的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有效保证车架成品质量的全地形车架底盘结构。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沿全地形车的前后方向布设的车架前主梁、主梁连接管、车架后主梁和主梁后尾连接板;从前往后依次连接设有车架前端连接板、前桥固定板、车架前中连接板、发动机前横板、后主梁加强板、车架后中连接板以及后桥固定板;所述车架前端连接板、前桥固定板、车架前中连接板、发动机前横板、后主梁加强板、车架后中连接板以及后桥固定板所形成的底架在同一个平面内。
优选的,其中所述的车架前主梁、主梁连接管和车架后主梁均为同一种方管。
优选的,所述的方管为同一种规格,所述方管截面尺寸为 50x30mm,方管壁厚为3mm。
优选的,所述车架前主梁、主梁连接管、车架后主梁、车架前端连接板和主梁后尾连接板在同一个平面上,其中所述车架前主梁和车架后主梁(左右)相互对称。
优选的,所述车架前主梁和车架后主梁形成的前后纵梁平面弯管上设置有前后悬挂,所述前后悬挂包括前下摇臂前固定板、前下摇臂后固定板、后下摇臂前固定板、后下摇臂后固定板和后上摇臂前固定板;还包括车架后立弯管、与车架后立弯管连接的后尾上连接直管和车架后管加强板,其中所述车架后立弯管与后上摇臂前固定板连接,所述车架后立弯管顶部安装有减震上吊耳。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前横板处设有发动机前固定板;所述发动机前固定板、两组车架后立弯管之间连接有发动机后吊耳横管,所述发动机后吊耳横管上设置有发动机后固定板,所述发动机前固定板位于发动机前横板上部。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沧州众擎聚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沧州众擎聚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35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钻铣床用钻孔物料辅助机构
- 下一篇:一种扭矩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