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壳电池氦检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690072.X | 申请日: | 2022-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49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巨广;管庆杰;汪周;金长军;洪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20 | 分类号: | G01M3/20;B23K26/362;B23K26/7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兵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壳电池氦检系统,具有空腔的工作台;物料输送线,设置于工作台的一侧,用于输送待检工件;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物料输送线的上方,用于转运工件至氦检机构;氦检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上料机构的一端,用于检测满焊后电池的密封性,多组并联设置;中转机构,设置于氦检机构远离上料机构的一端,并且位于氦检机构一端的上方,本实用提供的方壳电池氦检整合了氦气的回收机构以及激光打标机构,使之成为了一个整体,在结构上更加的紧凑,也让氦检后的电池向打标机的转移更加方便。其中多轴模组的应用使得单向移动变成多向联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运输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壳电池氦检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一次氦检工位均是采用两个平行放置模组来实现上下料,检测机构垂直于模组放置在两模组之间,氦检设备总体在来料线体流向上较窄,垂直于线体上较长,呈长方体型,模组的运输距离较长,且一次氦检与激光打标相互独立,是两个独立的设备。在工件流转上,两者之间要用线体过渡且每个设备均需一套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壳电池氦检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方壳电池氦检系统,包括,具有空腔的工作台;
物料输送线,设置于工作台的一侧,用于输送待检工件;
扫码机构,设置在物料输送线的侧边上;
上料机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位于物料输送线的上方,用于转运工件至氦检机构;
多组氦检机构,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上料机构的一端,用于检测满焊后电池的密封性,多组并联设置;
中转机构,设置于氦检机构远离上料机构的一端,并且位于氦检机构一端上方,用于将氦检后的工件转运至打标机构的线体上;
打标机构,设置于上料机构的一侧,与氦检机构平行,用于在电池顶盖上刻码,记录信息;
回收机构,设置于中转机构远离氦检机构的一侧,用于氦检机构内部的氦气的充气供给和回收;
下料机构,设置于上料机构的一端,并位于物料输送线的上方;
夹取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上料机构、中转机构以及下料机构上;
NG拉带,设置于所述工作台上,并且与打标机构平行,用于缓存次品电池。
优选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
两组X方向上的第一传动模组,设置于工作台上;
一组Y方向上的第二传动模组,设置于两组X方向的第一传动模组之间;
一组Z方向上的第三传动模组,设置于第二传动模组上;
上料机构用于带动夹取组件在三维方向上移动,将电池输送至氦检机构上料位所在的特定位置。
优选地,所述氦检机构包括:
驱动模组,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上料机构的一端;
定位检测模块,设置于驱动模组上;
真空箱合箱检测模块,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驱动模组的上方;
所述定位检测模块包括:
固定组件,设置于驱动模组上;
放置组件,设置于固定组件上,所述放置组件内部设置有若干用于放置电芯的空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巨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690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