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锯竹识别输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09723.5 | 申请日: | 2022-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14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段嘉诚;罗水泉;刘洋;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迈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罗水泉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B3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盈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6 | 代理人: | 徐小伍 |
地址: | 366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识别 输送 设备 | ||
自动锯竹识别输送设备,包括将毛竹锯切成多个毛竹段并将该多个毛竹段向前输送的锯竹输送装置、对多个毛竹段的端面逐一进行竹节深浅探测作业的竹节判定装置以及将锯竹输送装置上的多个毛竹段逐一输送至竹节判定装置上的筛分传输装置。本自动锯竹识别输送设备的结构设计理想,其能平稳、有序、高效地进行毛竹上料、自动锯竹、自动传输、竹节深浅判定、处理及输送以及废料(细竹段、竹节、头尾段)收集等,毛竹的预处理效果好,而且工作效率高;本自动锯竹识别输送设备的结构简洁,自动化操作,连续作业能力强,容易制造和维护,有效降低毛竹的前期处理成本,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木加工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自动锯竹识别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毛竹的应用十分广泛,成熟后的毛竹的长度较大,通常在10米以上。实际生产中,多需要将毛竹原竹锯切成所需长度的毛竹段。由于毛竹具有较多竹节,相邻两个竹节之间的间距多为10~30cm,竹节宽度多为0.5~1.3cm,在根端(头端)的竹节间距更小。实际生产中,多需要将毛竹原竹锯切成所需长度的毛竹段(包含粗毛竹段和细毛竹段),并常需要对毛竹进行分选,从中选择所需规格的毛竹段以进行进一步的生产、加工(如在大破机中将毛竹段由一端破切成多个宽度基本一致的竹条片)。
大破机的多个切刀呈圆锥形排列构成破切头,破切头对立面设有推进块,毛竹段的一端对准破切头,推进块抵住毛竹段的另一端并驱使毛竹段朝向破切头移动,进而驱使破切头将毛竹段破切成竹条片。破切过程中,如果靠近毛竹段的一端面存在竹节,则推进块抵住毛竹段的另一端面推进时,经常由于毛竹段的一端面有竹节,破切头容易抵触到该竹节的挡面,使得其容易受力不稳容易发生滑动移位,造成竹片不等分造成,甚至毛竹段发生整体无规律的裂开(如崩裂),致使次品率居高不下。为此,需要进行破切端是否具有竹节的判定及竹节锯切处理。
现有毛竹的预处理一般都是采用人工进行,首先工人需要用切割锯将毛竹的竹头、竹尾切除(即不能利用的部分),然后再将余下的毛竹进行定长锯切处理得到多个毛竹段,然后再经过工人目测筛分获得粗细能够满足加工需求的毛竹段,然后人工再将满足加工需求的毛竹段逐一通过上述大破机进行破切成多个竹条片,即完成了毛竹的开片作业。现有毛竹的预处理工作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高,毛竹的预处理效果不好,次品率高,而且,各个工序采用较为独立设备作业,连续作业能力不足,致使预处理效率十分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锯竹识别输送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毛竹的预处理效果不好,不能实现自动化连续处理,而且预处理效率十分低下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自动锯竹识别输送设备,包括将毛竹锯切成多个毛竹段并将该多个毛竹段向前输送的锯竹输送装置、对多个毛竹段的端面逐一进行竹节深浅探测作业的竹节判定装置以及将锯竹输送装置上的多个毛竹段逐一输送至竹节判定装置上的筛分传输装置;所述锯竹输送装置包括锯竹架以及装配于锯竹架上的输送组件和至少三个平行分布的锯片;锯片用于锯切毛竹;所述输送组件用于沿前后方向将沿左右延伸的毛竹向前输送;所述筛分传输装置包括多段式输送带以及装设在多段式输送带上并且将细竹段从其上剔除的搬离组件;所述竹节判定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多段式输送带一端的机台主体、装配于机台主体上并用于对毛竹段的端面进行竹节深浅探测作业的探测器以及位于机台主体前、后方的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该第一输送带用于输送探测器探测到竹节较浅的毛竹段;第二输送带用于输送探测器探测到竹节较深的毛竹段。
所述锯竹架装配有作前后方向定轴转动的摆动压辊,摆动压辊配置有驱使摆动压辊向后摆动复位的驱动机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若干条同步运行的输送链条,每一输送链条上均固定装设有向前倾斜弯曲的夹钩,所有输送链条配置的夹钩沿左右方向一一对应分布;每一锯片对应配置有一所述摆动压辊,毛竹临近锯片时,该毛竹卡置于所述摆动压辊、夹钩和输送链条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内,该夹钩设于锯片与摆动压辊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迈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罗水泉,未经福建省迈为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永安市竹产业研究院;罗水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09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