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自动冲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1797340.8 | 申请日: | 2022-07-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21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卢军;朱扬文;袁荣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扬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14 | 分类号: | B26F1/14;B26D7/02;B26D7/18;B26D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黄江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后视镜 玻璃 加热 膜片 自动 冲孔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自动冲孔设备,包括机架、上料机构、移料机构、冲孔机构和出料机构,上料机构、移料机构、冲孔机构和出料机构均连接在机架上,机架上固定有第一暂存台、第二暂存台和储料台,上料机构用于将电加热膜片放置到第一暂存台上,移料机构用于将位于第一暂存台上的电加热膜片移动到冲孔机构中并用于将冲孔完成后的电加热膜片移动到第二暂存台上,冲孔机构用于对电加热膜片进行冲孔,出料机构用于将位于第二暂存台上的电加热膜片移动到储料台上;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实现对电加热膜片的自动冲孔,从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有助于提高对电加热膜片的冲孔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自动冲孔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目前市面上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基本都具备了电加热的功能,即汽车外后视镜中的玻璃的背面贴合有电加热膜片,当电加热膜片发热时,能够对汽车外后视镜中的玻璃进行加热,从而能够使得粘附在汽车外后视镜中的玻璃正面的雨水蒸发,以确保驾驶员的视线;在生产电加热膜片的过程中,需要在电加热膜片上冲端子安装孔,目前对电加热膜片进行冲端子安装孔的方式是: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将电加热膜片通过人工的方式放置到冲孔装置上,接着再通过操作冲孔装置对电加热膜片进行冲孔,电加热膜片冲孔完成后,需要依靠人工的方式将电加热膜片从冲孔装置中取出并放置到储料台上,在上述过程中,由于电加热膜片的冲孔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从而存在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以及对电加热膜片冲孔效率低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自动冲孔设备,其能够通过机械化的方式实现对电加热膜片的自动冲孔。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自动冲孔设备,包括机架、上料机构、移料机构、冲孔机构和出料机构,上料机构、移料机构、冲孔机构和出料机构均连接在机架上,机架上固定有第一暂存台、第二暂存台和储料台,上料机构用于将电加热膜片放置到第一暂存台上,移料机构用于将位于第一暂存台上的电加热膜片移动到冲孔机构中并用于将冲孔完成后的电加热膜片移动到第二暂存台上,冲孔机构用于对电加热膜片进行冲孔,出料机构用于将位于第二暂存台上的电加热膜片移动到储料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自动冲孔设备,其中,上料机构包括储料槽、第一伺服电缸、第一吸盘组件、第二吸盘组件、驱动结构和压料结构;储料槽固定在机架上并用于承载呈层叠设置的电加热膜片;第一伺服电缸固定在机架的内顶部上,第一伺服电缸的驱动端上竖向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吸盘组件固定在第一气缸的驱动端上并用于吸取位于储料槽上的电加热膜片,第二吸盘组件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吸盘组件的左端并用于吸取位于储料槽上的电加热膜片,驱动结构固定在第一吸盘组件上,第二吸盘组件与驱动结构的驱动端固定,第一伺服电缸用于带动第一气缸、第一吸盘组件、第二吸盘组件和驱动结构前后移动,第一气缸用于带动第一吸盘组件、第二吸盘组件和驱动结构竖向移动,驱动结构用于带动第二吸盘组件竖向移动;压料结构固定在储料槽的左端,当第一吸盘组件和第二吸盘组件吸取位于储料槽最上方的电加热膜片时,压料结构用于压紧位于储料槽中的其余电加热膜片;通过采用这种上料机构后,该上料机构能够实现对电加热膜片的自动上料,从而能够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有助于提高对电加热膜片的冲孔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外后视镜玻璃电加热膜片自动冲孔设备,其中,第一吸盘组件的左端设置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第一滑槽,每个第一滑槽均沿竖向方向延伸,第二吸盘组件的右端设置有两个呈前后方向分布的滑块,每个滑块均与其中一个第一滑槽竖向滑动连接;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后,第二吸盘组件能够可靠地竖向滑动连接在第一吸盘组件上;驱动结构包括第二气缸和连接架,第二气缸固定在第一吸盘组件上,连接架的一端与第二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架的另一端与第二吸盘组件的上端固定;通过采用这种驱动结构后,当第二气缸的驱动端伸展时,第二气缸能够驱动第二吸盘组件向下移动,当第二气缸的驱动端收缩时,第二气缸能够驱动第二吸盘组件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扬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扬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7973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