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锻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棒料步进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999517.2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70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君三;宋立滨;吴剑;赖庆文;马苏;祁辉;陆亚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陶升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锻件 自动化 生产线 中的 步进 装置 | ||
1.环锻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棒料步进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在机架上设置有数个沿着前后方向等距间隔排布的棒料暂存座,棒料能左右走向的放置于各个棒料暂存座上,在机架上还设置有棒料移送架、升降驱动机构、滑移驱动机构,棒料移送架可前后滑动的安装于升降驱动机构上,升降驱动机构能驱动棒料移送架上下移动,滑移驱动机构能驱动棒料移送架在升降驱动机构上前后滑移,在棒料移送架上设置有与各个棒料暂存座一一对应的移送定位座,各个移送定位座沿着前后方向等距间隔排布,各个相邻的棒料暂存座之间的前后距离、各个相邻的移送定位座之间的前后距离均为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锻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棒料步进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包括:两个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升降单元,每个升降单元的结构包括:数个沿着前后方向间隔排布的曲柄、传动杆、升降缸,各个曲柄中排列于最后的曲柄为大曲柄,其余的曲柄为小曲柄,每个曲柄的结构包括:一个上臂和一个下臂,上臂的后端与下臂的上端相连,在上臂的前端上设置有一个滚轮;各个曲柄可前后摆动的铰接于机架上,曲柄与机架的铰接点位于上臂和下臂的连接处,各个小曲柄的下臂的下端、大曲柄的下臂的中部均与传动杆相铰接,使得各个曲柄能通过传动杆相联动,升降缸位于大曲柄的后方,升降缸的缸体和活塞杆与机架和大曲柄的下臂的下端分别一对一相铰接,升降缸的活塞杆伸缩后能驱动大曲柄前后摆动,大曲柄摆动后能通过传动杆带着小曲柄一起前后摆动;两个升降单元中的两个大曲柄之间设置有一根同步轴,两个大曲柄分别安装于同步轴的两端上,使得两个大曲柄能同步摆动,棒料移送架受到两个升降单元中的各个滚轮的支撑,并且能在滚轮上前后滑动,各个滚轮会随着各个曲柄前后摆动而上下移动,从而能驱动棒料移送架上下移动,在各个滚轮和棒料移送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棒料移送架左右位置的移送架限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锻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棒料步进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移送架限位机构的结构为:在各个滚轮的轮面上均设置有绕着滚轮布置的环形凹槽,在棒料移送架左右两侧的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一根前后走向的限位轨道,两根限位轨道分别卡入所在侧的升降单元中的各个滚轮的环形凹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锻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棒料步进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滑移驱动机构为推拉油缸,推拉油缸的缸体和活塞杆与机架和棒料移送架分别一对一相铰接,推拉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后能驱动棒料移送架前后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环锻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棒料步进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棒料移送架的结构包括:两根前后走向且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移送梁,两根移送梁的前端、中部、后端分别通过一根横梁连接固定;左侧升降单元中的滚轮支撑于左侧移送梁的下方,右侧升降单元中的滚轮支撑于右侧移送梁的下方;移送定位座的结构包括:两个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定位台,定位台顶部设置有用于定位棒料的V形槽,两个定位台分别设置于两根移送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锻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棒料步进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棒料暂存座的结构包括:两个左右并排间隔布置的承重柱,承重柱顶部设置有用于定位棒料的V形槽;棒料移送架位于各个棒料暂存座的两个承重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环锻件自动化生产线中的棒料步进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棒料暂存座上均设置有用于感应棒料的传感器,位于最后的那个棒料暂存座采用机械传动机构来触发传感器,机械传动机构的结构包括:一个摆杆,摆杆的中部与棒料暂存座相铰接,在摆杆的下端上固定有一个重锤,在重锤的下方设置有一个光电传感器,在棒料暂存座上设置有一个供重锤抵靠而使重锤无法继续向下摆动的抵靠柱,当棒料暂存座上不放置棒料时,重锤会向下摆动至与抵靠柱相抵靠的位置上,此时光电传感器会被重锤触发;当棒料暂存座上放置棒料时,棒料会按压于摆杆的上端上,此时重锤会向上摆动至不触发光电传感器的位置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未经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99951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车载通信与定位终端
- 下一篇:一种多重反射口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