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兼具清扫与吸附垃圾一体的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07698.2 | 申请日: | 2022-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74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单子絮;陈书焕;曹济韬;李勇;乔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L11/24 | 分类号: | A47L11/24;A47L11/40;A47L5/22;A47L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北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80 | 代理人: | 乔树辉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兼具 清扫 吸附 垃圾 一体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清扫与吸附垃圾一体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机器人主体包括机身,机身的顶端安装有吸尘器电机,吸尘器电机的一侧安装有过滤板,过滤板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吸尘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吸尘器电机高速旋转,使得灰尘等杂物可以通过吸尘板吸入到过滤板内部,进而实现吸尘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减速机进行转动,减速机带动连接转轴进行转动,连接转轴带动清扫板转动,清扫板带动清扫棉转动,从而使得清扫棉可以更好的对地面进行清扫作业;将吸尘与清扫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对地面上的灰尘、杂物进行清理,还能够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扫地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兼具清扫与吸附垃圾一体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或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扫地机器的机身为无线机器,以圆盘型为主。使用充电电池运作,通过遥控器或机器上的操作面板进行操作。
但是现有的扫地机器人功能相对较为单一,大多数都是通过吸尘的方式来对地面进行清理,但一些具备粘附性的杂物会吸附在地面上,只能通过人工对其清扫,浪费人力。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兼具清扫与吸附垃圾一体的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清扫与吸附垃圾一体的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兼具清扫与吸附垃圾一体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包括机身,所述机身的顶端安装有吸尘器电机,所述吸尘器电机的一侧安装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底端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吸尘板,所述机身的底端开设有底槽,所述底槽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底端安装有连接转轴,所述连接转轴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清扫板,所述清扫板的底端可拆卸连接有清扫棉。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顶端开设有顶槽,所述机身的一侧开设有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吸尘器电机安装在所述顶槽的内部,所述吸尘器电机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过滤板相连接,所述过滤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插杆与所述插槽插入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的底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相连接,所述固定杆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槽的内部,所述吸尘板上开设有吸尘口。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箱的内部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减速机内转轴的接收端相连接,所述减速机内转轴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连接转轴的顶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的底端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机身上安装有驱动机构以及遥控控制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吸尘器电机高速旋转,使得灰尘等杂物可以通过吸尘板吸入到过滤板内部,进而实现吸尘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电机带动减速机进行转动,减速机带动连接转轴进行转动,连接转轴带动清扫板转动,清扫板带动清扫棉转动,从而使得清扫棉可以更好的对地面进行清扫作业。
3.本实用新型中,将吸尘与清扫相结合,能够更好的对地面上的灰尘、杂物进行清理,还能够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清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北大学,未经中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07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