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17737.4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04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涛;冯园园;胡向焱;李彩虹;刘洪麟;王光普;张欢;张静洁;李恒;索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斌涛 |
主分类号: | B62B5/00 | 分类号: | B62B5/00;B62B3/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减震 结构 运输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运输车,包括:运输箱、减震脚轮、脚轮减震座、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运输箱底面设置有减震盘,减震盘与脚轮减震座固定连接,减震盘弹性安装在运输箱底面,减震盘通过第二减震结构与运输箱的侧壁面固定安装,减震脚轮通过第一减震结构与脚轮减震座弹性安装。通过在脚轮上加装第一减震结构,使得脚轮具有减震效果,从而使得运输箱能够在微小的颠簸当中保持平衡。通过在脚轮座上加装第二减震结构,使得脚轮座具有大幅减震效果,从而使得运输箱能够在大幅度震动状态下保持平衡,利用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的相互配合,确保运输箱内的机电用具不会因震动的冲击力而产生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运输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机电用具的需求越来越多,从交通工具到各种家用电器、计算机、打印机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机电产品,先进的机电设备不仅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环境,完成人力无法完成的工作,而且作为国家工业基础之一,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国防实力的提高有着直接的、重要的影响,还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识。
现有技术当中,机电用具在生产或者是使用过程当中,由于其较为结构较为精密,在实际运输时,往往会考虑到颠簸对机电用具带来的直接冲击,从而使得机电用具内壁零件受到冲击力,从而对机电用具产生损坏。常规使用到的都是机电用具运输车。然而,现目前的机电用具运输车仅仅是采用四个万向脚轮再加上一个承托盘构成,不具备减震结构。
有鉴于此,亟待设计出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运输车,通过在脚轮上加装第一减震结构,使得脚轮具有减震效果,从而使得运输箱能够在微小的颠簸当中保持平衡。通过在脚轮座上加装第二减震结构,使得脚轮座具有大幅减震效果,从而使得运输箱能够在大幅度震动状态下保持平衡,利用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的相互配合,确保运输箱内的机电用具不会因震动的冲击力而产生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运输车,通过在脚轮上加装第一减震结构,使得脚轮具有减震效果,从而使得运输箱能够在微小的颠簸当中保持平衡。通过在脚轮座上加装第二减震结构,使得脚轮座具有大幅减震效果,从而使得运输箱能够在大幅度震动状态下保持平衡,利用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的相互配合,确保运输箱内的机电用具不会因震动的冲击力而产生损坏。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减震结构的运输车,包括:运输箱、减震脚轮、脚轮减震座、第一减震结构和第二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箱底面设置有减震盘,所述减震盘与所述脚轮减震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盘弹性安装在所述运输箱底面,所述减震盘通过第二减震结构与所述运输箱的侧壁面固定安装,所述减震脚轮通过第一减震结构与所述脚轮减震座弹性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运输箱包括:箱体、推动扶手、隔板、零件盒以及减震盘,所述箱体内壁面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顶面固定安装有零件盒,所述推动扶手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侧壁面,所述减震盘通过弹簧套杆安装在所述箱体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脚轮减震座包括:脚轮座、安装盘和减震脚轮安装孔,所述脚轮座两侧壁面固定安装有所述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底部开设有所述减震脚轮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脚轮包括:脚轮和脚轮套,所述脚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脚轮套之间,所述脚轮套转动安装在所述减震脚轮安装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减震结构包括:第一减震杆、第一减震套和第一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减震杆穿接在所述脚轮座和脚轮套之间,所述第一减震套套设在所述第一减震杆外径面并且固定安装在所述脚轮座的底面,所述第一减震弹簧连接在所述脚轮座的底面以及脚轮套的顶面并且围合在所述第一减震套的外径面,所述第一减震结构设置在所述脚轮座的两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斌涛,未经李斌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177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送式喷雾的绿化喷洒车
- 下一篇:一种纳米硅溶胶加固土体控温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