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梁结构减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29923.X | 申请日: | 2022-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74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晓铨;郄磊堂;陈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E01D101/40 |
代理公司: | 福州科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001 | 代理人: | 涂家英 |
地址: | 350108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结构 减震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结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外罩,外罩内设置有接触结构,接触结构中包括顶杆、底杆、挡板、两组弹簧结构,挡板活动设置于外罩内,挡板对立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挡板的中部卡设固定有底杆,底杆的顶端固定有顶杆,底杆的底部与辅助缓冲结构固定,辅助缓冲结构中包括包括外壁、活塞杆、储油仓、单向活塞阀和阻尼阀,外壁的内部套设有内筒结构,顶端的载物在下压时,活塞杆下移,将工作腔内部的液压油从阻尼阀挤出,并回流至储油仓内,进而将充气仓内部的气体打入工作腔内,维持气压平衡,而阻尼阀可以控制液压油的稳定流出,进而稳定活塞杆的下移速度,避免过快的移动,提供较高的阻尼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减震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桥梁结构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支座架设于墩台上,顶面支承桥梁上部结构的装置。其功能为将上部结构固定于墩台,承受作用在上部结构的各种力,并将它可靠地传给墩台;在荷载、温度、混凝土收缩和徐变作用下,支座能适应上部结构的转角和位移,使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现有的桥梁支座主要为板式橡胶支座,该种类型的支座有足够的竖向刚度以承受垂直荷载但是无法实现减震效果,不适合大、中跨径的桥梁使用。
此有必要研发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桥梁支座,适用于大、中跨径的桥梁。使桥梁支座在承担载荷的同时减少桥梁的震动,令上部结构可自由变形而不产生额外的附加内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桥梁结构减震装置,通过设置的接触结构,使用者在将本装置安装完毕之后,可以将顶杆和底杆进行螺纹固定,进而在顶端下压时,顶杆通过底杆下压,且带动两侧的两组挡板和中板结构驱动两组弹簧,第一弹簧舒展,第二弹簧收缩,起到两次缓冲的效果,最后作用于辅助缓冲结构上,通过设置的多组缓冲筒结构,顶端的载物在下压时,活塞杆下移,将工作腔内部的液压油从阻尼阀挤出,并回流至储油仓内,进而将充气仓内部的气体打入工作腔内,维持气压平衡,而阻尼阀可以控制液压油的稳定流出,进而稳定活塞杆的下移速度,避免过快的移动,提供较高的阻尼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结构减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设置有外罩,所述外罩内设置有接触结构,所述接触结构中包括顶杆、底杆、挡板、两组弹簧结构,所述挡板活动设置于外罩内,所述挡板对立设置有两组,且两组所述挡板的中部卡设固定有底杆,所述底杆的顶端固定有顶杆,所述底杆的底部与辅助缓冲结构固定,所述辅助缓冲结构中包括包括外壁、活塞杆、储油仓、单向活塞阀和阻尼阀,所述外壁的内部套设有内筒结构,所述辅助缓冲结构的底端固定有转角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弹簧结构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固定于挡板的外侧,且两组所述挡板的中部固定有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壁与内筒结构之间的顶端形成充气仓,所述充气仓的底端为储油仓,内筒结构内部的中空区域形成工作腔,所述活塞杆贯穿外壁和内筒结构,所述活塞杆的两侧开设有孔洞结构,且两侧孔洞结构分别设置有单向活塞阀和阻尼阀,内筒结构的底端开设有两组孔槽结构,两组孔槽结构的对立侧分别设置有单向活塞阀和阻尼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腔的底端通过阻尼阀和单向活塞阀与储油仓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的外侧四角均开设有螺纹孔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顶杆为中空结构,且所述顶杆和底杆的顶端侧壁上均开设有螺纹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转角结构中包括四氟板和橡胶,所述橡胶固定于四氟板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299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低成本升压充电芯片充电电流调整能力的辅组电路
- 下一篇:健力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