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末端电压跟随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36468.6 | 申请日: | 2022-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5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奕钧;王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2 | 分类号: | B60L58/12;H05K7/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末端 电压 跟随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末端电压跟随的控制系统,涉及电动汽车用相关结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BMS模块,BMS模块包括外壳体和主控板,外壳体底两侧端部贯穿开设有螺孔,外壳体正中部等距离镶嵌连接有接口,外壳体后中部通过焊块螺纹连接有散热组件,外壳体内上中部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有主控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BMS模块,具有通过采用在充电末端增加电压跟随策略,有效拉近修正造成的真实SOC与显示SOC的差距,减小高SOC状态下产生的虚电,SOC下降过快等不良现象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用相关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末端电压跟随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工作原理:蓄电池—电流—电力调节器—电动机—动力传动系统—驱动汽车行驶,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的纯电动汽车在SOC策略上多采用双SOC(真实SOC/显示SOC)修正方法,两者在出厂设定上为同值,但真实SOC在车辆使用过程会根据温度,单体电压等情况自适应修正,显示SOC随后追随真实SOC变化,由于只有显示SOC通过仪表对客户开放,若修正过程双SOC差距较大,就会出现SOC下降过快,甚至跳变,影响客户体验,产生电池虚电,续航下降的情况,这种显现在高SOC尤为常见。
因此,现有的纯电动汽车充电末端电压跟随的控制系统,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末端电压跟随的控制系统,通过设置BMS模块,解决了现有纯电动汽车在SOC策略上多采用双SOC,使得SOC下降过快,甚至跳变,影响客户体验,产生电池虚电,续航下降情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纯电动汽车充电末端电压跟随的控制系统,包括BMS模块,所述BMS模块包括外壳体和主控板,且外壳体底两侧端部贯穿开设有螺孔,所述外壳体正中部等距离镶嵌连接有接口,且外壳体后中部通过焊块螺纹连接有散热组件,所述外壳体内上中部通过连接组件活动连接有主控板。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包括底板、侧板和端板,且底板上两侧侧板的内侧上下端设置有端板,底板通过上前后端中部的安装组件与侧板、端板间连接,由安装组件进行底板、侧板以及端板间结构的活动连接,采用活动的连接方式,以及进行外壳体的一个拆分设计,用于其结构的拆装,降低收纳空间以及检修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板和支块,且底板上前后端中部安装板内侧面边缘的支块内侧壁与侧板、端板端部间接触连接,所述支块通过外两侧中部的紧固螺栓与侧板、端板间螺纹连接,且安装板外侧下中部的定位块通过上两侧中部的定位螺栓与底板间连接,由定位螺栓进行定位块的连接,以通过定位块进行安装组件的连接,而通过紧固螺栓贯穿支块与侧板、端板间的连接,用于底板、侧板以及端板间结构的定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支架、防尘网和散热板,所述外壳体后中部两侧支架的内侧后端连接有防尘网,且支架内侧前端连接有散热板,由支架对防尘网以及散热板进行结构连接,通过散热板进行BMS模块内部的散热处理,而防尘网则对由散热板进入BMS模块内的灰尘进行隔离。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板、轴承座、连接块和托板,且底板上中部前后端连接板的内侧上中部连接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侧中部与连接块端部的套杆间套接连接,且托板连接于连接块两侧中部,通过套杆进行连接块与轴承座间的连接,以通过轴承座进行主控板的角度调节,在其与底板间呈垂直角度时,通过增强其周围空气流通性,提升BMS模块内散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福建)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南(福建)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364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冲洗矿浆管件
- 下一篇:一种便于放置色粉的环氧彩砂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