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防护机架的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85201.6 | 申请日: | 2022-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2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汤毓清;汤毓琼;李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华龙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J27/30;B62J35/00;F01N3/022;F01N13/00;F01N1/08;F02B77/11 |
代理公司: | 广州爱豆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63 | 代理人: | 袁翔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护 机架 摩托车 | ||
1.一种带防护机架的摩托车,包括摩托车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本体(1)的表面固定有油箱(101),所述摩托车本体(1)底部位置处的一侧安装有排气管(102),所述摩托车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防护机构(2),且防护机构(2)的内部包括有前部防护组件(201)和后部防护机架(202),所述油箱(101)的表面设置有隔热机构(3),且隔热机构(3)由隔热组件(301)和装饰层(302)组成,所述排气管(102)的内部设置有尾气处理机构(4),且尾气处理机构(4)的内部设置有消音部件(401)和过滤层(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机架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部防护组件(201)由前端防护机架(2011)、连接筒(2012)和车身防护架(2013)组成,所述摩托车本体(1)的一端放置有前端防护机架(2011),且前端防护机架(2011)位于摩托车本体(1)前车灯的外侧,并且前端防护机架(2011)的一端与摩托车本体(1)的表面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护机架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本体(1)的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连接筒(2012),且连接筒(2012)的表面焊接有车身防护架(2013),并且车身防护架(2013)位于摩托车本体(1)发动机的一侧,同时,车身防护架(2013)的宽度大于车身的宽度,所述摩托车本体(1)的后侧设置有后部防护机架(202),且后部防护机架(202)通过螺钉与摩托车本体(1)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机架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组件(301)的内部设置有隔热垫(3011)、保温层(3012)和粘黏胶(3013),所述油箱(101)的表面覆盖有隔热垫(3011),且隔热垫(3011)的底部涂抹有粘黏胶(3013),并且粘黏胶(3013)的表面与油箱(101)的表面相粘黏固定,所述隔热垫(3011)的表面粘黏有保温层(3012),且保温层(3012)的表面覆盖有装饰层(30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护机架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部件(401)的内部包括有外层消音圈(4011)、内侧消音圈(4012)、消音管(4013)、外层通孔(4014)和内层通孔(4015),所述排气管(102)的内壁固定有外层消音圈(4011),且外层消音圈(4011)一侧的表面沿周向开设有外层通孔(4014),所述外层消音圈(4011)的内部固定有内侧消音圈(4012),且内侧消音圈(4012)与外层消音圈(4011)同圆心,所述内侧消音圈(4012)一端的表面沿周向开设有内层通孔(4015),且内层通孔(4015)远离外层通孔(4014),所述外层消音圈(4011)表面的中心位置处镶嵌有消音管(4013),且消音管(4013)的一端延伸至内侧消音圈(4012)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防护机架的摩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02)的内部固定有用于净化尾气的过滤层(402),且过滤层(402)位于外层消音圈(4011)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华龙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华龙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85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防偏移效果的连接机构
- 下一篇:一种制作纯水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