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井水仓智能清仓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348336.X | 申请日: | 202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3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豪;王文超;王金锋;王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恒赛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六安创新傲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58 | 代理人: | 黎子键 |
地址: | 467000 河南省平顶山市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 智能 清仓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水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矿井水仓智能清仓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系统,机器人本体包括箱体、驱动电机、移动履带、电源、摄像头、固定箱和清淤铲,控制系统包括PLC,PLC控制驱动电机、电源和摄像头,固定箱为空心L形且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前侧壁面上,移动履带活动安装在箱体的底部壁面上,移动履带连接在驱动电机和电源上,清淤铲固定安装在固定箱竖直端的下侧端面。通过PLC控制摄像头对水舱内的环境进行观察,在通过驱动电机和电源使移动履带带动箱体前往有淤泥的位置,当箱体运动到淤泥处,PLC控制第一抽淤泵启动,第一抽淤泵会通过固定箱将清淤铲上的淤泥抽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水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矿井水仓智能清仓机器人。
背景技术
矿井生产过程中的涌水,是煤矿矿井用水的主要来源。涌水在进入水仓进行超磁处理后,重新通过管路返回采掘工作面做冲尘降尘使用。冲尘水又同涌水重新进入水仓,进行超磁处理,以循环使用。
矿井水仓长时间使用后,期内会产生淤泥的现象,这就需要对水仓进行清淤的工作,而现有的一些清淤方式是需要人员进入水仓内部,可是水仓内部会有瓦斯凝聚、通风不畅、积水以及淤泥滑坡等实际情况,这样工作人员在期内清淤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为此,我们提出矿井水仓智能清仓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矿井水仓智能清仓机器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矿井水仓智能清仓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和控制系统,机器人本体包括箱体、驱动电机、移动履带、电源、摄像头、固定箱和清淤铲,控制系统包括PLC,PLC控制驱动电机、电源和摄像头,所述固定箱为空心L形且固定安装在箱体的前侧壁面上,移动履带活动安装在箱体的底部壁面上,移动履带连接在驱动电机和电源上,清淤铲固定安装在固定箱竖直端的下侧端面,摄像头固定安装在固定箱水平端的上侧壁面上,箱体的上侧壁面开设有过滤槽,过滤槽又不避免对应固定箱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抽淤泵,第一抽淤泵的输入端和固定箱的前部壁面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一抽淤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排淤管,过滤槽内设置有过滤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槽,安装槽开设在过滤操的底部壁面上,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相适配的传送机,传送机包括过滤带,传送机通过导线连接在驱动电机和电源,箱体的左侧壁面内开设有储淤箱,传送机对应过滤槽左部壁面位于储淤箱的位置开设有进淤口。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机的左侧端位于进淤口的内部,箱体底部壁面对应储淤箱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抽淤泵。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抽淤泵的输入端和箱体的底部壁面密封连接在一起,第二抽淤泵的输出端可以连接塑料软管。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槽的内部开设有储水箱,箱体前侧壁面对应储水箱的位置密封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安装有电磁阀。
作为优选,所述电磁阀和PLC电信号连接在一起,传送带由弹性材料制成,传送带上开设有过滤孔,转送带上固定安装有呈三角形的固定块。
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的上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的前侧端固定安装在过滤槽的底部壁面,过滤槽底部壁面位于固定箱的前后两侧均为倾斜的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矿井水仓智能清仓机器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矿井水仓智能清仓机器人,通过PLC控制摄像头对水舱内的环境进行观察,在通过驱动电机和电源使移动履带带动箱体前往有淤泥的位置,当箱体运动到淤泥处,PLC控制第一抽淤泵启动,第一抽淤泵会通过固定箱将清淤铲上的淤泥抽进,再通过排淤管排进过滤槽内,通过过滤机构可以将淤泥和水分离开来,相比较人工进入水仓清理淤泥的方式,更加的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恒赛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恒赛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3483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