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动汽车电池铝合金隔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2496474.2 | 申请日: | 2022-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60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葛洪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赛宁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91 | 分类号: | H01M50/291;H01M50/293;H01M50/249;H01M50/242;A62C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聚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36 | 代理人: | 顾赛喜 |
地址: | 3156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池 铝合金 隔板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动汽车电池铝合金隔板,属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用于提供一种可阻止电池破损燃烧的混动汽车电池铝合金隔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板体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孔,通过所述注液孔向所述容置腔内注入阻燃液,在板体1破损时能够释放阻燃液覆盖电池表面,从而抑制破损的电池燃烧,所述板体在所述注液孔内设置有可拔出的密封塞,所述板体的竖直侧边具有导向板。本实用通过在铝合金制的隔板中存储阻燃液,在电池包破损时也能在受力部位跟着破裂释放阻燃液覆盖易燃物,阻碍电池继续燃烧,从而避免车辆撞击后进一步受损,降低了车辆的受损程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电池铝合金隔板。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但是新能源汽车相比于传统的燃油汽车最大不足就是续航能力以及电能补充速度,所以许多汽车制造商选择了折中的方案,使用燃油与电动配合的混动方案,也就是所谓的混动汽车。
混动汽车无论是使用那种驱动方案,都需要配置电池才能较好地保持电动行驶中的稳定性,现有的电池需要包裹在电池外壳中,但是如果车辆受到撞击使电池外壳破损、电池内的高能化学物质泄露,就可能引发大火,而电池外壳内的电池体相互接触,受到高温作用也会破损,而继续升级火势,导致更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阻止电池破损燃烧的混动汽车电池铝合金隔板。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混动汽车电池铝合金隔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内部具有容置腔,所述板体的顶部开设有注液孔,通过所述注液孔向所述容置腔内注入阻燃液,在板体1破损时能够释放阻燃液覆盖电池表面,从而抑制破损的电池燃烧,所述板体在所述注液孔内设置有可拔出的密封塞,所述板体的竖直侧边具有导向板,在隔板进行安装时起到导向作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板体的竖直侧面设置有结构加强板,所述结构加强板在靠近顶部的位置开设有勾槽,将隔板从电池仓内抽出时的受力点。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板体在两个相对的竖直侧面都设置了结构加强板,两个所述结构加强板相互对称,均位于竖直侧面的中央位置,使得隔板具有很好的对称性,方便了安装。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板体的底面设置有桥接块,两个所述结构加强板通过所述桥接块连为一体,所述桥接块的底面与两个所述结构加强板构成契合槽,用于与电池仓底部的凸起结构配合,提高隔板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密封塞包括一体的密封端和塞体,所述塞体位于所述密封端的底面,所述塞体适于嵌在所述注液孔内,所述板体还在所述注液孔的上端开设有沉槽,所述密封端适于嵌在所述沉槽内,可以很好的隐藏密封端,使得隔板的顶面保持平整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密封塞的顶面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内壁开设有提拽孔,方便使用钩子将密封塞拔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板体在所述容置腔的内壁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与所述结构加强板的延伸方向垂直,用于保证板体水平方向的结构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导向板的上端具有卡槽,所述卡槽向所述板体延伸,使得横截面形成T字形,在隔板安装完成后,与电池仓顶部的辅助限位条配合进一步提高隔板的安装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在铝合金制的隔板中存储阻燃液,在电池包破损时也能在受力部位跟着破裂释放阻燃液覆盖易燃物,阻碍电池继续燃烧,从而避免车辆撞击后进一步受损,降低了车辆的受损程度;
(2)由于隔板具有中空结构,且内部具有液态物质,所以自身具备较好的缓冲主用,能够在车辆受到撞击时削弱挤压强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电池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该混动汽车电池铝合金隔板的整体结构第一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赛宁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赛宁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4964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