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烟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655364.6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81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亚历山大朱叶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A2Z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1/30 | 分类号: | A24F1/30;A24F7/04;A24F5/00;A24F9/04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姚娟英 |
地址: | 中国香港九龙广东***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烟 | ||
1.一种水烟壶,包括具有储水腔(Q)的容器(1)、烟锅接头(3)、软管接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的周壁具有夹层空间(2),夹层空间(2)内设有多个隔档(5),从而将夹层空间(2)分隔成彼此独立的第一导烟夹层(2a)、第二导烟夹层(2b),所述烟锅接头(3)连接在容器(1)上并与第一导烟夹层(2a)接通,所述软管接头(4)连接在容器(1)上并与第二导烟夹层(2b)接通;所述第二导烟夹层(2b)的内壁上开有与所述储水腔(Q)连通的进烟孔(1a),所述储水腔(Q)的底部开有与所述第一导烟夹层(2a)连通的出烟孔(1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档(5)还将夹层空间(2)分隔出与第一导烟夹层(2a)、第二导烟夹层(2b)彼此独立的第三导烟夹层(2c),所述第三导烟夹层(2c)的内壁上开有与所述储水腔(Q)连通的排烟孔(1c),所述容器(1)上开有连通外界与第三导烟夹层(2c)的排烟口(1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烟孔(1b)处设有仅允许烟气从第一导烟夹层(2a)进入储水腔(Q)的第一阀(6a),所述排烟孔(1c)处设有仅允许烟气从储水腔(Q)进入第三导烟夹层(2c)的第二阀(6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Q)的底部固定有罩壳(7),所述罩壳(7)上开有透烟孔(71),所述罩壳(7)将所述出烟孔(1b)罩设其内,所述第一阀(6a)设于罩壳(7)内;所述第一阀(6a)为板件,吸烟时,第一阀(6a)在气压作用下打开所述出烟孔(1b),吹烟时,第一阀(6a)在自身重力及储水腔(Q)内的压力作用下关闭所述出烟孔(1b)。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6b)设于第三导烟夹层(2c)内,所述第二阀(6b)为板件,第二阀(6b)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关闭所述排烟孔(1c)趋势,吹烟时,第二阀(6b)在储水腔(Q)内的压力作用下被顶开而打开所述排烟孔(1c)。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6b)约束在第三导烟夹层(2c)内壁的凸台(2c1)上并能摆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烟夹层(2c)位于第一导烟夹层(2a)和第二导烟夹层(2b)之间,所述烟锅接头(3)连接在容器(1)的顶部,所述软管接头(4)连接在容器(1)的侧部,所述排烟口(1d)设于容器(1)的底部,所述排烟孔(1c)设于储水腔(Q)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包括内胆(13)、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内胆(13)的外周壁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所述隔档(5),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12)均呈环状,所述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12)分别套设在内胆(13)的左右两侧,内胆(13)的外周壁、第一外壳(11)的内周壁、第二外壳(12)的内周壁一起围成所述夹层空间(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1)的底部设有缺口,该缺口构成所述排烟口(1d)。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烟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13)具有贯穿的穿孔(132),第一外壳(11)的环形腔内固定有第一板(14),第二外壳(12)的环形腔内固定有第二板(15),所述第一板(14)和第二板(15)将内胆(13)的穿孔(132)两端遮盖,所述第一外壳(11)的环形腔内嵌设有第一密封环(8),第一密封环(8)开有供第一板(14)的周缘嵌设其内的嵌槽;所述第二外壳(12)的环形腔内嵌设有第二密封环(9),第二密封环(9)开有供第二板(15)的周缘嵌设其内的嵌槽;所述隔档(5)为密封圈,所述内胆(13)的外周壁上设有四道环状的安装槽(131),每道安装槽(131)内安装一个所述密封圈;所述烟锅接头(3)连接在第一外壳(11)上,所述软管接头(4)连接在第二外壳(12)上,所述第一外壳(11)的底面和第二外壳(12)的底面分别设有两个防滑脚垫(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A2Z工业有限公司,未经A2Z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65536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绳拉力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TV后壳快速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