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793787.4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14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懿;周青钰;王韶枫;韩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5/00 | 分类号: | B25J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东律师事务所 11499 | 代理人: | 李雁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向 球形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包括球罩,所述球罩的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摩擦轮,所述电源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摩擦轮,所述电源的前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球罩为亚克力、塑料其中一种任意透明材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相比传统双轮差速机器人的移动方式,能够实现机器零半径转弯以及全方位移动,身躯更小,转向动作幅度小、转弯效率高,便于适用于更加狭小、复杂的空间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然而现有的运动机器人,大都采用双轮差速的移动方式,身躯庞大,转向动作幅度大,转弯效率低,对运动空间有一定要求,能够在较为开阔的场地工作,但无法在狭小复杂的空间中可靠地使用。因此本案提出一种万向球机器人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包括球罩,所述球罩的内部设有电源,所述电源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一摩擦轮,所述电源的外部固定安装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第二摩擦轮,所述电源的前部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摄像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球罩为亚克力、塑料其中一种任意透明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连杆、第一电机和第一摩擦轮均对称设置两组,两个第一摩擦轮和一个第二摩擦轮呈三角状排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第一摩擦轮和一个第二摩擦轮均与球罩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球罩与其内部部件无刚性连接,且球罩的内部各部件重心位于球罩的中轴线靠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整个万向球形机器人使用球罩代替现有机器人的轮式轮胎,能够实现机器零半径转弯以及全方位移动;且三个摩擦轮的位置呈现三角设计,以不同方向与球罩接触,在电机工作时可通过摩擦力改变球罩的运动方向与运动速度;球罩内部结构整体重心设计处于机体下侧,仅靠摩擦轮与地面的摩擦使球体进行运动,使内部装置可以稳定处于球体下方,相比传统双轮差速的移动方式,身躯更小,转向动作幅度小、转弯效率高,便于适用于更加狭小、复杂的空间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万向球形机器人的俯视图。
图中:1、球罩;2、电源;3、第一连杆;4、第一电机;5、第一摩擦轮;6、第二连杆;7、第二电机;8、第二摩擦轮;9、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7937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风防雨的铝合金门窗
- 下一篇:一种风机扇叶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