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新型推进装置及其自动入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2861053.5 | 申请日: | 2022-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96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明;丁涛;祖向军;荣青;王刚;王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永锂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新型 推进 装置 及其 自动 入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新型推进装置,包括伺服推进机构以及与伺服推进机构传动连接的柔性推进组件,所述柔性推进组件包括安装板、压力传感器和推块,所述推块上装设有压力传导件,所述压力传导件与压力传感器相抵住,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伺服推进机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入壳机,包括机台、入壳安装板、电芯入壳导向机构、推料工位、第一放料工位、一种柔性新型推进装置、第一柔性抓取装置、壳口定位机构、电芯壳装配工位、第二放料工位、取料工位、第二柔性抓取装置和第三柔性抓取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柔性新型推进装置及其自动入壳机,实时准确检测、反馈电芯的入壳压力值,降低电芯成品的损伤,保证电芯成品的良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入壳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柔性新型推进装置及其自动入壳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自动入壳机,作用是自动将电芯装配到电芯壳内,最终获得电芯成品。其中,自动入壳机中用于将电芯推进电芯壳的推进装置的推块和压力传感器之间装设有弹簧组件,具体而言,当推进装置将电芯推进电芯壳时,弹簧组件两端受到挤压力处于压缩状态,此时,若入壳压力处于正常工作的入壳压力值时,推块与压力传感器没有接触;若入壳压力超出正常工作的入壳压力值时,推块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此时压力传感器反馈信号,使得推进装置的伺服推进机构降低驱动力或停止运动。
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的推进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该推进装置包括的推块与压力传感器并不是实时接触,因此该压力传感器并不是实时检测入壳压力值,所以该推进装置的作用只是为了起到防止电芯损坏的机械规避作用,当入壳压力过载时,弹簧组件才会达到一定的压缩量使得推块与压力传感器接触,此方式存在无法对入壳压力值进行实时监测和反馈的缺陷。
2.当推块与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时,弹簧组件仍会具有一定的反作用力阻碍推块与压力传感器接触,因此存在压力传感器测得的入壳压力过载值不是实际真实的入壳压力过载值的缺陷。
3.结合第1点和第2点缺陷,由于该推进装置无法实时测得入壳压力值且无法测准入壳压力过载值,因此,在自动化生产和检测过程中,无法获取实时准确检测的入壳压力值的分析数据,导致了无法对电芯产品的损害程度进行定量判断的缺陷,还导致了无法实时精准控制推进装置的伺服驱动机构的伺服驱动力,最终导致了在电芯推进电芯壳的过程中,无法实时准确地将入壳压力值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合理的数值范围内。
上述的推进装置的缺陷会导致现有技术的自动入壳机无法保证产品良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柔性新型推进装置及其自动入壳机,其中,一种柔性新型推进装置,其包括的压力传导件与压力传感器直接相抵住,当其包括的推块直接将电芯推进电芯壳时,推块受到的入壳压力直接传导给压力传导件,压力传导件受到的入壳压力直接传导给压力传感器,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的推进装置无法对入壳压力值进行实时检测、反馈以及无法测准入壳压力过载值的问题,从而解决了无法对电芯成品的损害程度进行定量判断的问题,还解决了无法实时精准控制现有技术的推进装置的伺服驱动机构的伺服驱动力的问题,在电芯推进电芯壳的过程中,能够实时准确地将入壳压力值控制在一个相对稳定和合理的数值范围内,最终,能够保证一种自动入壳机的产品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新型推进装置,包括伺服推进机构以及与伺服推进机构传动连接且用于将电芯推进电芯壳的柔性推进组件,所述柔性推进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端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一端装设有与压力传感器相配合的推块,所述推块上装设有与压力传感器相配合的压力传导件,所述压力传导件与压力传感器相抵住,所述压力传感器与伺服推进机构电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压力传导件的一端具有半球型结构,所述半球型结构与压力传感器相抵住;半球型结构与压力传感器点接触,使得测量的入壳压力值更灵敏和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永锂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天永锂电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8610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转换条
- 下一篇:一种吊顶式冷风机用电化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