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3016210.9 | 申请日: | 2022-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42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蒋炎红;骆倩;孙嘉宁;梅荣武;周国苗;蔡俊云;王英杰;姚建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何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硝酸盐 废水 颗粒 污泥 培养 系统 | ||
1.一种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系统、碳源投加系统、反应系统、三相分离系统、出水系统、保温系统、内循环系统、曝气系统和排泥系统;
所述进水系统的进水口与反应系统连通,用于向反应系统通入废水;
所述碳源投加系统用于向反应系统投加碳源;
所述三相分离系统用于对反应系统内的液体、气体和固体进行分离;
所述出水系统用于对反应系统中的液体进行排出;
所述保温系统用于对反应系统进行保温;
所述内循环系统用于对反应系统中的液体进行循环;
所述曝气系统用于对反应系统内进行曝气;
所述排泥系统用于对反应系统中的污泥进行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反应器底部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系统包括进水管和进水泵,废水通过进水管和进水泵从进水口泵入反应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系统包括设于反应器顶部的连通柱,所述连通柱内设有开口向下、呈漏斗状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底端端部与连通柱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柱顶端端部设有锯齿状溢流口,位于溢流口的外侧设有导流环,所述导流环与连通柱的顶端端部固定连接,导流环的底部设有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系统包括出水口,所述出水口设于导流环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系统包括内循环泵,所述内循环泵的进水口与连通柱上部连通,内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反应器底部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系统包括水浴保温层、水浴保温泵和恒温水浴锅,所述水浴保温层包设于反应器的外壁上,水浴保温层的进水端靠近反应器的底部设置,出水端靠近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水浴保温层的出水端与恒温水浴锅连通,所述恒温水浴锅内的水通过水浴保温泵从进水端泵进水浴保温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系统包括曝气泵,所述曝气泵与反应器的底部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系统包括排泥口,所述排泥口设于反应器的底部,所述反应器的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若干个取样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高硝酸盐氮废水脱氮的颗粒污泥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投加系统与进水系统的进水管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未经浙江环科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0162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