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27276.X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029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梁易初;吴永鑫;王慎轩;朱泓宇;王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F5/24 | 分类号: | B61F5/24 |
代理公司: | 大连优路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49 | 代理人: | 姚萍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组 防窜动抗侧滚扭杆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包括扭杆、连接件、转轴和扭臂,所述连接件一端套在所述扭杆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扭臂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扣和卡销,所述卡销固定在扭臂上,所述卡扣的一端套在转轴上,卡扣的另一端与卡销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卡扣和卡销将扭臂与连接件在纵向上进行限位,在动车运行的过程中,扭杆在扭臂的带动下,其两端一上一下做循环的相对运动,卡扣和卡销相互固定,在扭臂和连接件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扭臂与连接件之间产生窜动,在保证其基本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防止扭杆发生纵向窜动,从而使车体的沉浮运动不受影响,增加抗侧滚扭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
背景技术
现在城轨车辆和高速列车大都采用抗侧滚扭杆装置来提高车辆的侧滚刚度。抗侧滚扭杆装置不影响车辆的其他振动形式,只抑制车辆的侧滚振动。抗侧滚扭杆是一种利用金属弹性杆在受扭矩作用时产生扭转变形而提供扭转反力矩起作用的装置。扭杆装置的可靠性对车辆的运行品质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抗侧滚扭杆是一种依靠扭杆扭转变形限制车体侧滚角度,从而使车体的沉浮运动不受影响,并辅助一、二系弹簧减缓车体绕纵向轴线侧滚趋势的装置,当车体发生侧滚时,一根连杆向上运动,另一根连杆向下运动,这时带动扭臂的一头分别向上和向下运动即作用于扭杆一个力矩,使得扭杆发生扭转变形,其扭杆产生的反力矩抵抗车体侧滚,从而改善车体侧滚性能。目前共有直扭杆和弯扭杆两种形式。
现有动车组转向架扭杆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现有抗侧滚扭杆容易发生纵向窜动的现象,加剧连接部分磨损,进而缩短抗侧滚扭杆使用寿命,造成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包括扭杆1、连接件2、转轴3和扭臂5,所述连接件2一端套在所述扭杆1上,另一端通过所述转轴3与所述扭臂5转动连接,还包括卡扣4和卡销8,所述卡销8固定在扭臂5上,所述卡扣4的一端套在转轴3上,卡扣4的另一端与卡销8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卡销8包括两个弧形卡环11和两个螺栓12,所述弧形卡环11的两端向外侧延伸,两个弧形卡环11相对套在所述扭臂5上,所述两个螺栓12分别固定在弧形卡环11的两侧延伸部上。
作为优选,两个螺栓12的安装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4与卡销8连接的一端设置有防窜卡槽10,所述防窜卡槽10与弧形卡环11的延伸部卡合。
作为优选,所述防窜卡槽10为两个条形槽。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3的一侧套有螺母15,所述卡扣4与转轴3套接的一端为环形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螺母15的外侧设置有钩槽,螺母15外侧的转轴3上插接有一个开口销14,开口销14嵌入到钩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卡扣4的环形结构为阶梯状环形结构,内径小的部分套在转轴3上,内径大的部分套在螺母15上。
作为优选,所述扭杆1采用的材料是钛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动车组防窜动抗侧滚扭杆机构的优点是:
通过设置卡扣和卡销将扭臂与连接件在纵向上进行限位,在动车运行的过程中,扭杆在扭臂的带动下,其两端一上一下做循环的相对运动,卡扣和卡销相互固定,在扭臂和连接件之间起到支撑作用,避免了扭臂与连接件之间产生窜动,在保证其基本结构及功能的基础上,防止扭杆发生纵向窜动,从而使车体的沉浮运动不受影响,增加抗侧滚扭杆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27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