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桥用尾部架设式作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07291.5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7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朱海青;石中伟;祝奎;孙韵;陶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2;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击 尾部 架设 作业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击桥用尾部架设式作业机构,属于冲击桥技术领域。该冲击桥用尾部架设式作业机构包括两栖车辆、架设组件和冲击桥。所述架设组件包括基架、第一驱动杆、连接架和第二驱动杆,所述基架上端的侧壁铰接于所述两栖车辆尾部甲板上。撤收后,冲击桥在两栖车辆的甲板上,冲击桥桥尖在两栖车辆首部,使滑水板有足够的运动空间,便于滑水板展开无需其余操作,同时,铺设和撤收作业结构,由基架和连接架配合驱动元件组成,较前部架设的冲击桥结构和工作步骤均相对简单,而基架和第一驱动杆的连接均靠近两栖车辆的尾部,水陆两栖车辆尾部甲板在工厂设计时,作为加装平台,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也减少加强结构的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击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冲击桥用尾部架设式作业机构。
背景技术
冲击桥由车辆背负桥面组成,在遇到需要架桥的地势,可通过车辆驱动作业结构进行桥面的铺设,以此便于人员和车辆通过。
相关技术中冲击桥的架设车辆为水陆两栖车辆,水陆两栖车辆在首部和尾部均设置有滑水板,以便于车辆在水中行驶,而水陆两栖车辆首部滑水板为折叠式,需要向上摆动后离开车辆的甲板后再展开,因而前部架设的冲击桥在滑水板展开时,需要先提升整个架设机构和桥面,将滑水板展开区域让出,再进行滑水板展开,造成操作步骤繁琐,而水陆两栖车辆尾部甲板在工厂设计时,作为加装平台,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因而较前部可承受较重的加装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击桥用尾部架设式作业机构,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前部架设式冲击桥滑水板展开受限和水陆两栖车辆前部布置加装结构需要加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冲击桥用尾部架设式作业机构包括两栖车辆、架设组件和冲击桥。
所述架设组件包括基架、第一驱动杆、连接架和第二驱动杆,所述基架上端的侧壁铰接于所述两栖车辆尾部甲板上,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两栖车辆上,所述第一驱动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架顶端,所述连接架底端铰接于所述基架底端,所述第二驱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基架内,所述第二驱动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架上端的内部,所述连接架顶端挂住所述冲击桥的桥体内部,所述连接架下端插接于所述冲击桥一端的桥尖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两栖车辆包括水陆两栖车、折叠式前滑水板和尾滑水板,所述折叠式前滑水板下端铰接于所述水陆两栖车首部,所述折叠式前滑水板上端折叠收入所述水陆两栖车上侧,所述尾滑水板铰接于所述水陆两栖车尾部下侧。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接架包括伸缩连接臂、挂板、伸缩式挂钩和插销,所述挂板固定连接于所述伸缩连接臂顶端,所述伸缩式挂钩设置于所述伸缩连接臂内,所述伸缩式挂钩上的挂钩伸出所述伸缩连接臂顶端,所述伸缩式挂钩能够拉动所述冲击桥的桥体卡入所述挂板内,所述插销滑动连接于所述伸缩连接臂下端,所述插销能够穿过所述伸缩连接臂侧壁插入所述冲击桥的桥尖。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伸缩连接臂包括连接座、活动座和第三驱动杆,所述活动座滑动插接于所述连接座上端内部,所述第三驱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活动座内部,所述第三驱动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连接座内。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基架包括基臂、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支撑梁,所述第一铰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基臂侧壁,所述两栖车辆甲板的尾部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于所述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基臂底端,所述连接架底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座,所述支撑梁固定连接于所述基臂内部,所述第二驱动杆一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梁。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基臂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和第四铰接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连接有支腿架,所述支腿架顶端销接于所述第四铰接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蚌埠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07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减压、减震、减压痕的二层鼻托结构
- 下一篇:割枪喷管装配用夹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