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心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3424868.3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47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袁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力达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252 | 分类号: | G01B5/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慧红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心 检测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同心度检测装置,包括检具主体、浮动补偿组件以及检验棒环;其中,所述检具主体具有一腔体,及设置于所述腔体底部的第一中心孔;所述检具主体外围滑动设置有第一滑环;所述浮动补偿组件包括可在所述腔体内水平方向滑动的基体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基体上滑槽内的第二滑环,所述基体上设置与所述第一中心孔可对齐的第二中心孔,且所述基体顶部端面具有与被测零件匹配的基准面。通过本申请的结构可变直径被测要素的同心度传递至固定直径检具孔要素,使得没有实体补偿的零件被测要素同心度检具检测方案得以实现。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同心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同心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3-4所示,其结构是一种典型的汽车可变正时相位控制器,为确保功能正常,在制造过程中需要监控被测挡圈边缘X相对于基准平面A和基准圆柱面B同心度(不适用形位公差最大实体补偿规则);
常用的同心度检测方法有:使用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检测(方法一)、使用同轴度仪检测(方法二)、气动检测仪检测(方法三)或者使用圆度仪检测(方法四)、常规位置检具(方法五)。
存在的缺点:
由于零件结构的限制,导致常规检测装置无法适用,具体如下:
方法二、方法四:由于相位器的结构特征,导致无法在装夹后保持无干涉的探测到基准元素和被测元素,无法适用;
方法三:由于被测圆柱面较窄、同心度波动较大,导致漏气量稳定性和量程覆盖范围等适用条件无法得到满足,无法适用;
方法一:三坐标测量机检测可以适用于此特性,但成本,产能,灵活性等无法满足批量连续的检测需求。
方法五:常规检具检测销子,检测环,在标注不适用形位公差的情况下,无法自适应被测要素直径变化带来的对判断的干扰。
因此,提出一种同心度检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同心度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结构特征无法使用同轴度仪或者圆度仪,以及被测区域和基准区域较窄无法使用气动规场合的问题,本申请可快速准确的对上述同心度特性进行批量连续的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同心度检测装置,包括:
检具主体,所述检具主体具有一腔体,及设置于所述腔体底部的第一中心孔;所述检具主体外围滑动设置有第一滑环;
浮动补偿组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浮动补偿组件包括可在所述腔体内水平方向滑动的基体以及滑动设置于所述基体上滑槽内的的第二滑环,所述基体上设置与所述第一中心孔可对齐的第二中心孔,且所述基体顶部端面具有与被测零件匹配的基准面;
检验棒,与所述第一中心孔、第二中心孔配合;
其中,被测零件置于所述检具主体上,被测零件的检测点分别与第一滑环、第二滑环贴合,将被测零件的同心度传递为第一中心孔与第二中心孔的同心度,检验棒通过第二中心孔后,是否可顺畅通过第一中心孔作为被测零件是否在公差范围内的判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环底部设置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环底部设置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包括滑块以及围绕所述滑块设置的挡圈,所述挡圈与所述滑块之间的间隙形成滑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高度大于所述挡圈的高度,且所述第二滑环插入所述滑槽后,所述第二滑环顶部端面在所述滑块顶部端面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与所述滑块底部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挡圈与所述滑块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力达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未经海力达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424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肥料干燥设备
- 下一篇:便于组装的推进器及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