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5665.0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2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龙帅;陈进;陈建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东箭汽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5/00 | 分类号: | B62D35/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电动 尾翼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包括:后尾箱的内部开设有内部空腔,所述后尾箱的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内部空腔的顶部窗口;尾翼活动装配在所述后尾箱的顶面的顶部窗口处;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与所述尾翼的下方的两个位置驱动接触,用于顶起所述尾翼;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可简化产品结构,减小产品体积,减低产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在高速行驶时,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在行驶过程中会遇到空气阻力,围绕汽车重心同时产生纵向、侧向和垂直上升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动力量,其中纵向为空气阻力。汽车尾翼的作用,就是在汽车高速行驶时,使空气阻力形成一个向下的压力,尽量抵消升力,有效控制气流下压力,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增加汽车的高速行驶稳定性;由于尾翼能降低汽车的空气阻力,因此高速汽车加装尾翼对于节省燃油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使汽车的外形更加美观,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
为了有效地减少并克服汽车高速行驶时空气阻力的影响,人们设计使用了汽车尾翼,其作用就是使空气对汽车产生第四种作用力,即产生较大的对地面的附着力,它能抵消一部分升力,有效控制汽车上浮,使风阻系数相应减小,使汽车能紧贴在道路地面行驶,从而提高行驶的稳定性能。目前,市面上的尾翼大部分是固定的,极少部分高端车型才有电动尾翼,且结构方案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汽车尾翼结构复杂且无法自动升降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电动尾翼结构包括:
后尾箱,所述后尾箱的内部开设有内部空腔,所述后尾箱的顶面开设有连通所述内部空腔的顶部窗口;
尾翼,所述尾翼活动装配在所述后尾箱的顶面的顶部窗口处;
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分别与所述尾翼的两个不同位置接触,用于向所述尾翼施加作用力;
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和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
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内部空腔中,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轴和所述第二传动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尾翼铰链和第二尾翼铰链,所述第一尾翼铰链和所述第二尾翼铰链设置在所述尾翼下方,所述第一尾翼铰链和第二尾翼铰链均与所述尾翼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一尾翼铰链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组件与所述第二尾翼铰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尾箱铰链和第二尾箱铰链,所述第一尾箱铰链的一端和所述尾翼连接,所述第一尾箱铰链的另一端和所述后尾箱的内壁面连接;所述第二尾箱铰链的一端和所述尾翼连接,所述第二尾箱铰链的另一端和所述后尾箱内壁面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后尾箱的底面螺纹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
所述第一底座固定在所述后尾箱的底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东箭汽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东箭汽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广东东箭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56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