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折棚风挡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08488.1 | 申请日: | 2023-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9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麦瑞坤;徐磊;何一壮;王米超;李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22 | 分类号: | B61D17/22;B61C17/00;H04W4/38 |
代理公司: | 常州聚焱百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46 | 代理人: | 李成斌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风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化折棚风挡,包括安装框架、外折棚棚布、内折棚棚布、电源、检测设备、通信模块以及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内折棚棚布外侧的发射线圈、安装在所述内折棚棚布内侧的第一拾取线圈、安装在所述外折棚棚布内侧的中继线圈以及安装在所述外折棚棚布外侧的第二拾取线圈。本发明通过外折棚棚布、内折棚棚布、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电源、第一传感器设备、第二传感器设备、第三传感器设备、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发射线圈、第一拾取线圈、第二拾取线圈和中继线圈相互配合,能够对风挡温度、风挡加速度、气压变化和风挡振动数据进行实时的监测,极大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折棚风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化折棚风挡。
背景技术
列车车辆之间通常设置折棚风挡,折棚风挡作为相邻车厢之间的软连接装置,可以抵御雨、雪、风、沙的侵害,为乘客创造车辆之间的安全舒适的行走通道。
折棚风挡主要材料为橡胶棚布和铝制框架。橡胶棚布通过裁剪、缝纫加工成需要的造型,将橡胶棚布塞进铝制框架预设好的变形区域,通过铝制框架的变形达到橡胶棚布和铝制框架相互连接的目的。这种工艺手段可以保证折棚风挡的气密状态满足使用需求,但无法做到完全密封,在车辆高速运行时,进出隧道、会车、山区行驶以及恶劣曲线时,折棚风挡内外的气压均存在不同的变化,目前尚无检测手段对风挡气压进行实时监测。
目前,常见的折棚风挡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风挡密封要求,无法向其内部布设供电线路,无法向风挡胶囊内部的检测模块和发射模块供给电能,因此风挡内部的气压、加速度、振动和温度无法得到监控,亟需一种能够功能给内部检测模块供能的风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折棚风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折棚风挡,包括:安装框架、外折棚棚布、内折棚棚布、电源、检测设备、通信模块组件以及供电组件,所述外折棚棚布和所述内折棚棚布拼接形成封闭空腔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内折棚棚布外侧的发射线圈、安装在所述内折棚棚布内侧的第一拾取线圈、安装在所述外折棚棚布内侧的中继线圈以及安装在所述外折棚棚布外侧的第二拾取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第一拾取线圈在所述内折棚棚布内外两侧的位置对应,所述中继线圈和所述第二拾取线圈在胶囊空腔内的位置对应,所述中继线圈和所述第二拾取线圈在所述外折棚棚布上的位置对应,所述检测设备包括电连接至所述发射线圈上的第一传感器设备、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拾取线圈和所述中继线圈之间的线路上的第二传感器设备以及电连接至所述第二拾取线圈上的第三传感器设备,所述通信模块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一传感器设备上的第一通信模块、连接至所述第二传感器设备上的第二通信模块以及连接至所述第三传感器设备上的第三通信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感器设备、所述第二传感器设备和所述第三传感器设备均采用电路板设计的检测模块以及硬质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信模块、所述第二通信模块和所述第三通信模块均使用无线通信的方式与外部传递信息,外层使用硬质外壳。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第一拾取线圈在所述内折棚棚布上的位置对应,所述发射线圈通电后产生影响所述第一拾取线圈的电磁场。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线圈和所述第二拾取线圈在所述外折棚棚布上的位置对应,所述中继线圈接收所述第一拾取线圈的电能后产生影响所述第二拾取线圈的电磁场。
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第一拾取线圈缝制在所述内折棚棚布的内外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线圈和所述第二拾取线圈缝制在所述外折棚棚布的内外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折棚棚布和内折棚棚布均采用橡胶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设置在所述内折棚棚布的内侧,所述电源为所述发射线圈提供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今创风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84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