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航行器上浮破冰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16024.5 | 申请日: | 2023-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6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忠;董海波;王丹;高原;黄如旭;胡嘉骏;黄进浩;李艳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10/00 | 分类号: | G01M10/00;G01N3/18;G01N3/02;G01N3/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严梅芳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航行 上浮 模拟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 ||
一种水下航行器上浮破冰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四根立柱,其上部位置同时安装有试验冰板吊装夹具,位于四根立柱的顶面通过顶部横梁连接,顶部横梁上通过轮轴安装定滑轮;试验冰板吊装夹具的结构为:包括围成四方形的两根长桁架和两根短桁架,单个桁架包括“C”形框架,其上设置有纵向加强筋和环向加强筋,环向加强筋上下各设置一个吊孔,用于安装吊绳,与配重块进行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试验冰板吊装夹具下方的作动器,所述作动器提供向上运动的动力输入,作动器与结构装配平台通过铰链连接,将水下航行器模型结构安装在结构装配平台后,绕铰链旋转,可进行上浮倾角的调节,实现航行器‑试验冰板相互作用的全过程模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航行器上浮破冰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极区层冰作为良好的天然屏障,可有效提高水下航行器的隐身性能,水下航行器透出冰层开展战术作业,能够增强武备震慑作用;但层冰的存在同时对水下航行器的上浮安全性带来极大的挑战,对其结构设计建造带来新的技术难题。
目前,对于极区可实现上浮破冰的水下航行器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层冰的制备、采集、转移难度相当之大,且结构-层冰相互作用过程极其复杂,故相关研究以数值仿真为主,而试验法是获取现象最直观的方法,用于全过程模拟航行器-试验冰板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尚未有公开发布。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水下航行器上浮破冰模拟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从而针对水下航行器-层冰相互作用过程进行剖析,以不同倾角和速度上浮,通过边界配重的方式等效附连冰体对试验层冰的垂向柔性约束,进而实现航行器-试验冰板相互作用的全过程模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下航行器上浮破冰模拟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在地面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的上部位置同时安装有试验冰板吊装夹具,相邻两根立柱之间安装有防爆玻璃,即设置有四面防爆玻璃,位于四根立柱的顶面通过顶部横梁连接,顶部横梁上通过轮轴安装定滑轮,用以改变配载拉力方向;
试验冰板吊装夹具的结构为:包括围成四方形的两根长桁架和两根短桁架,各桁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单个桁架包括“C”形框架,“C”形框架上设置有纵向加强筋和环向加强筋,环向加强筋上下各设置一个吊孔,用于安装吊绳,与配重块进行连接;
还包括设置在试验冰板吊装夹具下方的作动器,所述作动器提供向上运动的动力输入,作动器与结构装配平台通过铰链连接,将水下航行器模型结构安装在结构装配平台后,绕铰链旋转,可进行上浮倾角的调节。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四根立柱的内侧均安装有限位器,所述限位器用于固定与放置试验冰板吊装夹具。
所述长桁架和短桁架的结构相同。
短桁架的两端各设置一个吊耳,用于试验冰板吊装夹具的吊装作业。
两根长桁架和两根短桁架的中间位置配合安装试验冰板。
所述“C”形框架的外部四个角处分别安装有防撞导轮,“C”形框架的内部设置有夹板,所述“C”形框架和夹板相对面均设置有橡胶垫,夹板的底面中间位置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底部安装紧固螺杆。
其中一个顶部横梁处安装有推拉门。
长桁架上安装有间隔的一组吊绳,短桁架上安装一个吊绳。
所述作动器固定在地面上。
一种水下航行器上浮破冰模拟试验装置的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根据目标冰板的尺寸,计算附连冰体的垂向约束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160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