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6619.9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4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美玲;马小波;徐景东;徐人威;孟祥东;李慧胜;王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中化泉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7/185 | 分类号: | B01J27/185;C10G45/08;B01J27/19;B01J35/06;B01J37/02;B01J21/18;B01J23/75;B01J32/00;B01J35/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文弘;蔡学俊 |
地址: | 362103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氢 脱硫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金属镍引入到氧化铝载体中;
(2)在一定温度下,含碳气体在金属镍的催化下进行碳纳米纤维的生长,得到含碳纳米纤维的载体;
(3)配置含有活性金属和助剂的金属溶液,并将其通过浸渍的方式浸渍在步骤(2)中的含碳纳米纤维的载体上,得到催化剂前驱体;
(4)将步骤(3)的催化剂前驱体经过干燥处理,得到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金属镍引入方式具体为:先通过浸渍法、混捏法或喷淋法引入镍离子,引入后在500~800℃下经过焙烧2~4h,使得镍以氧化镍形式存在,含有氧化镍的氧化铝载体再在还原性气氛下将氧化镍还原为金属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含碳气体为惰性气体与乙烯和丙烯气体中的一种气体的混合气,惰性气体为氩气或氦气,其中含碳气体中惰性气体含量占40~70V%,总气流速度控制在100~250m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碳纳米纤维生长的温度400~600℃,生长的时间为0.5~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活性金属为ⅥB族和Ⅷ族金属,第ⅥB族金属选自W或Mo,含量以氧化物记,在18~28wt%,第Ⅷ族金属选自Ni或Co,含量以氧化物记,在2~6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助剂包括无机助剂或有机助剂,其中无机助剂为磷酸,含量以氧化物记,在3~7wt%,有机助剂可以是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中的一种或两种,其添加量为氧化铝载体的2~8wt%。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催化剂前驱体的干燥处理是在惰性气氛或含氧氛围、90~150℃下干燥2~10h。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氢脱硫脱氮催化剂在中间馏分油加氢精制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20~400℃,反应压力4~18 MPa,空速0.3~3.0 h-1,氢油体积比200~1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中化泉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中化泉州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66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态金属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碳纤维拉挤板材预成型模具及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