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41974.3 | 申请日: | 2023-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0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钟绿草;罗克斯;沈凌锋;邓东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1/00 | 分类号: | F25D11/00;F25D23/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刘鑫 |
地址: | 519031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控制 方法 装置 非易失性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箱、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冰箱包括冰箱本体,冰箱本体包括冰箱主体和门体,冰箱主体具有开口;门体与冰箱主体活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开口,冰箱还包括:驱动件,与门体连接,以带动门体活动;触发部件,设置于冰箱本体;控制器,触发部件和驱动件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在控制器接收到触发部件发送的开门信息时控制驱动件带动门体打开,并在控制器接收到触发部件发送的关门信息时控制驱动件带动门体关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若用户因忘记关闭冰箱门或者关闭不严实导致冰箱漏冷,里面食物得不到保鲜,如果未关门的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箱体外的温度骤降结冰凝露,滋生细菌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冰箱、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更新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冰箱已经走进了千千万万的寻常百姓家里。目前,冰箱的开关门方式都是手动的,高档冰箱的关门方式为空气阻尼设计,需要满足一定角度才能实现物理性质的自动关闭。若用户因忘记关闭冰箱门或者关闭不严实则会导致冰箱漏冷,里面食物得不到保鲜效果,如果未关门的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箱体外的温度骤降结冰凝露,滋生细菌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若用户因忘记关闭冰箱门或者关闭不严实则会导致冰箱漏冷,里面食物得不到保鲜效果,如果未关门的时间过长还会导致箱体外的温度骤降结冰凝露,滋生细菌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冰箱本体,冰箱本体包括冰箱主体和门体,冰箱主体具有开口;门体与冰箱主体活动连接,以打开或关闭开口,冰箱还包括:驱动件,与门体连接,以带动门体活动;触发部件,设置于冰箱本体;控制器,触发部件和驱动件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在控制器接收到触发部件发送的开门信息时控制驱动件带动门体打开,并在控制器接收到触发部件发送的关门信息时控制驱动件带动门体关闭。
进一步地,触发部件包括检测件,检测件设置于冰箱本体,检测件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检测件用于检测门体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并用于检测门体与冰箱主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其中,关门信息包括门体处于打开状态的打开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时长,且在门体打开第一预定时长后,门体与冰箱主体在第二预定时长内保持相对固定。
进一步地,触发部件包括检测件和温度检测件,检测件和温度检测件均设置在冰箱主体上;检测件和温度检测件均与控制器通讯连接,检测件用于检测门体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或打开状态,温度检测件用于检测冰箱主体内的温度;其中,关门信息包括门体处于打开状态的打开时长大于第一预定时长,且在门体打开第一预定时长后,温度检测件在第三预定时长内检测的冰箱主体内的多个第一温度值X与门体由关闭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的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平均偏差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值。
进一步地,冰箱主体的端部形成开口,检测件设置在冰箱主体的端部,检测件为距离传感器,以检测门体与检测件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触发部件包括开关部,开关部设置于冰箱本体,开关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以在对开关部进行目标操作时,使开关部向控制器发送开门信息。
进一步地,门体上设置有齿轮孔,齿轮孔的孔壁形成轮齿部;冰箱还包括:齿轮,驱动件的输出端与齿轮连接,以使驱动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设置在齿轮孔内并与轮齿部相啮合,以使齿轮通过轮齿部带动门体转动。
进一步地,冰箱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与冰箱主体固定连接,驱动件与连接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连接部具有安装孔,驱动件穿设在安装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41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