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0493.5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8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圣坤;胡女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63/14 | 分类号: | C07D263/14;C07D263/12;C07D215/14;C07D231/56;A01N43/76;A01N43/42;A01N43/56;A01P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立普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rimane 倍半萜 杂环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式I、式II或式III所示结构:
式I中,7,8位虚线为双键或者8,9位虚线为双键或者9,12位虚线为双键,当式I中7,8位虚线为双键或者8,9位虚线为双键或者9,12位虚线为双键时,其余虚线位为单键;Heterocycles为噁唑啉类基团;
式II中,Heterocycles为噁唑啉类基团;
式III中,Heterocycles为噁唑啉类基团、喹啉类基团或2H吲唑类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噁唑啉类基团为
中的一种;
所述喹啉类基团为喹啉基、6-甲基喹啉基、8-甲基喹啉基、5-甲基喹啉基、7-甲氧基喹啉基、7,8-二甲氧基喹啉基、6-硝基喹啉基、7-硝基喹啉基、5-氯喹啉基、7-氯喹啉基、6-氯-2-甲基喹啉基、5-氟喹啉基、6-氟喹啉基、6,8-二溴喹啉基、6-溴喹啉基、7-三氟甲基喹啉基和6-碘喹啉基中的一种;
所述2H吲唑类基团为2H吲唑基、5-溴-2H吲唑基、6-氯2H吲唑基、4-氰基-2H吲唑基、5-氟-2H吲唑基、4-氟-2H吲唑基、4-氯-2H吲唑基、4-三氟甲基-2H吲唑基、4-甲氧基-2H吲唑基、5-甲氧基-2H吲唑基、N,N-二甲基-2H吲唑基和4-甲酸甲酯-2H吲唑基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式II或式III中,与噁唑啉类基团相连的碳原子立体构型为R型或S型。
4.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当所述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式I所示结构时,包括以下步骤:
(1)在二异丁基氢化铝的作用下,香紫苏内酯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具有式a所示结构的半缩醛类化合物;
在三氟化硼乙醚的作用下,具有式a所示结构的半缩醛类化合物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具有式b所示结构的Δ8,9位双键的醛类化合物;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具有式b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具有式c所示结构的Δ8,9位双键的酸类化合物;
(2)香紫苏内酯与N,O-二甲基羟基胺盐酸盐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具有式d所示结构的酰胺类化合物;
具有式d所示结构的酰胺类化合物进行脱水反应,得到具有式e所示结构的Δ8,12位双键酰胺类化合物;
在二异丁基氢化铝的作用下,具有式e所示结构的Δ8,12位双键酰胺类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具有式f所示结构的Δ8,12位双键醛类化合物;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具有式f所示结构的Δ8,12位双键醛类化合物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具有式g所示结构的Δ8,12位双键的酸类化合物;
(3)在酸性条件下,香紫苏内酯进行构型转化,得到具有式h所示结构的C8-S型香紫苏内酯;
具有式h所示结构的C8-S型香紫苏内酯与N,O-二甲基羟基胺盐酸盐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酰胺类化合物;
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酰胺类化合物进行脱水反应,得到具有式j所示结构的Δ7,8位双键酰胺类化合物;
在氢化铝锂的作用下,具有式j所示结构的Δ7,8位双键酰胺类化合物进行还原反应,得到具有式k所示结构的Δ7,8位双键醛类化合物;
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具有式k所示结构的Δ7,8位双键醛类化合物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具有式l所示结构的Δ7,8位双键的酸类化合物;
(4)具有式c所示结构的Δ8,9位双键的酸类化合物、具有式g所示结构的Δ8,12位双键的酸类化合物或者具有式l所示结构的Δ7,8位双键的酸类化合物与手性氨基醇类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酰胺醇类中间体;
在二乙胺基三氟化硫的作用下,所述酰胺醇类中间体进行环化反应,得到具有式I所示结构的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
(二)当所述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式II所示结构时,包括以下步骤:
在三氯化钌的催化下,香紫苏醇与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得到具有式m所示结构的中间体酸;
具有式m所示结构的中间体酸与手性氨基醇类化合物进行缩合反应,得到酰胺醇类中间体;
在二乙胺基三氟化硫的作用下,所述酰胺醇类中间体进行环化反应,得到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
(三)当所述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具有式III所示结构时,包括以下步骤:
(i)当Heterocycles为噁唑啉类基团时,包括以下步骤:
在有机强碱的作用下,具有式II所示结构的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进行水解反应,得到具有式III所示结构的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
(ii)当Heterocycles为喹啉类基团时,包括以下步骤:
香紫苏内酯和甲基锂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具有式n所示结构的中间体酮类化合物;
具有式n所示结构的中间体酮类化合物与2-氨基苯甲醛类化合物进行佛里兰德喹啉合成反应,得到具有式III所示结构的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
(iii)当Heterocycles为2H吲唑类基团时,包括以下步骤:
在甲醇钠的催化下,香紫苏内酯与NH3进行氨解反应,得到具有式o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在碱性条件下,具有式o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进行霍夫曼重排反应,得到具有式p所示结构的化合物;
在二乙烯三胺作用下,具有式p所示结构的化合物进行碱解反应,得到具有式q所示结构的中间体胺类化合物;
在三正丁基膦作用下,具有式q所示结构的中间体胺类化合物与2-硝基苯甲醛化合物进行还原环化反应,得到具有式III所示结构的Drimane型倍半萜杂环类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04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