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供气流量的控制阀门及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80204.X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9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涛;章荣平;晋荣超;何清;雷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5/04 | 分类号: | F16K5/04;F16K5/08;F16K27/06;F16K31/122;F16K31/52 |
代理公司: | 四川中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58 | 代理人: | 王鸿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气 流量 控制 阀门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风洞试验中的气体流量控制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供气流量的控制阀门及控制装置,该控制阀门包括连接管、阀芯以及气缸驱动组件;阀芯部分插入连接管中,另一部分与气缸驱动组件连接,阀芯有阀芯流道,气缸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阀芯在连接管中转动,阀芯在连接管中至少具有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当阀芯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时,阀芯流道和连接管内部连通形成文氏管结构,当阀芯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时,阀芯对连接管形成封堵;控制装置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多个控制阀门。本发明利用阀芯与连接管的配合,通过气缸驱动组件控制阀芯的转动,快速实现供气流量的连通和阻断,避免由于电磁阀开关动作时间不一致造成的流量波动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洞试验中的气体流量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气流量的控制阀门及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喷气式飞机设计中,通常采用“飞机/发动机一体化设计方法”,将飞机和发动机作为整体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获得优良的内流特性和更高的外部气动效率,提高飞机的性能;为了准确地获取发动机对飞机气动特性的影响,使用喷气发动机进排气动力模拟风洞试验开展相关研究;试验的方法是在发动机模型短舱内安装涡轮动力模拟器TPS(turbofan powered simulator),这种模拟短舱称之为TPS(turbofan poweredsimulator)短舱;TPS短舱用于风洞试验之前,都必须在TPS短舱校准装置中对其流量系数与速度系数进行校准。
TPS短舱校准装置主要由校准箱箱体、高压供气系统与真空排气系统组成,通过模拟风洞试验的马赫数环境,从而对动力短舱进行校准;TPS短舱校准装置马赫数的控制比较复杂,而影响马赫数稳定性最关键的因素便是供气系统的流量控制。
TPS短舱校准装置的供气系统由高压减压阀、数字阀、流量计、加热器、供气管路及阀门等设备组成,其中数字阀是流量控制的核心单元。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16年建立的TPS短舱校准装置的数字阀组由多组电磁阀、连接短管及文丘里喷管组合而成,文氏管喉道尺寸按照一定通流面积编码并联而成的,每个电磁阀只有开启与关闭两种状态;工作时高压气体依次通过电磁阀、连接短管和文氏管,通过组合不同文氏管来得到不同的流通面积,从而实现供气流量控制;但是该数字阀在流量控制时,发现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时长不一,在切换时容易造成流量冲击现象,给TPS短舱校准供气流量精确稳定控制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控制不同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来降低切换电磁阀时产生的流量冲击,但是这种方法过于依赖控制方法的稳定性,没有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果在控制过程中出现了误差,则会影响最后的控制结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供气流量的控制阀门及控制装置,利用阀芯与连接管的配合,通过气缸驱动组件控制阀芯的转动,快速实现供气流量的连通和阻断,避免由于电磁阀开关动作时间不一致造成的切换时流量波动现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供气流量的控制阀门,包括连接管、阀芯以及气缸驱动组件;阀芯一部分插入连接管中,另一部分与气缸驱动组件连接,阀芯具有阀芯流道,气缸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阀芯在连接管中转动,阀芯在连接管中至少具有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当阀芯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时,阀芯流道和连接管内部连通,形成文氏管结构,当阀芯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时,阀芯对连接管形成封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气缸驱动组件控制阀芯的位置,从而快速实现连接管的连通或者是封堵,直接通过改变阀芯的转动位置连通或封堵连接管,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结构而言,不会出现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不一致的现象,并且,由于阀芯是作为文氏管结构中的一部分,阀芯转动后即可完成供气流量的连通和阻断,控制及时,避免了采用电磁阀造成的切换时流量波动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02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流量的挖矿脚本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飞机结冰探测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