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装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1658.9 | 申请日: | 2023-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邓梓阳;范凯平;唐恝;卢淑欣;何俊聪;姚晓薇;梁院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4 | 分类号: | H01L33/44;H01L33/10;H01L33/46;H01L33/02;H01L33/00;H01L33/48;B08B3/02;B08B7/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装 led 芯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倒装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所述钝化层包括第一子钝化层和第二子钝化层,所述金属粘附层包括第一子金属粘附层和第二子金属粘附层;所述第一子金属粘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钝化层上,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金属粘附层上,所述第二子金属粘附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所述第二子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子金属粘附层上。本发明通过在钝化层和反射层之间设置金属粘附层,增强钝化层和反射层之间的粘附强度,避免出现间隙,降低倒装LED芯片产品在固晶回流焊过程中的鼓泡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装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倒装LED芯片产品中,一般通过在LED芯片的正面交替沉积若干高、低折射率的膜层作为反射结构,将MQW多量子阱层背向衬底一侧发出的光反射至从衬底射出,具有亮度高、发光角度大、成本低等优点;但是,倒装LED芯片产品在固晶回流焊的过程中,由于反射结构与氧化硅界面的粘附性较差,容易出现间隙,间隙容易受热膨胀,导致LED芯片产品表面发生鼓泡,进而导致LED芯片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装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钝化层和反射层之间设置金属粘附层,增强钝化层和反射层之间的粘附强度,避免出现间隙,降低倒装LED芯片产品在固晶回流焊过程中的鼓泡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倒装LED芯片,包括钝化层、反射层和金属粘附层,其中:
所述钝化层包括第一子钝化层和第二子钝化层,所述金属粘附层包括第一子金属粘附层和第二子金属粘附层;
所述第一子金属粘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钝化层上,所述反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子金属粘附层上,所述第二子金属粘附层设置在所述反射层上,所述第二子钝化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子金属粘附层上。
具体的,所述反射层由SiO2层、Ti3O5层、Al2O3层、TaO2层或Nb2O5层中的任意两种膜层循环层叠而成。
具体的,所述反射层中包括30~50层子反射层,任一所述子反射层的光学厚度为L,λ为倒装LED芯片发光结构发出的光的中心波长的四分之一,所述L与所述λ的关系为:L=(2k+1)*λ,k∈N。
具体的,所述第一子钝化层和所述第二子钝化层的厚度均为
具体的,所述第一子金属粘附层和所述第二子金属粘附层的厚度均为
具体的,所述第一子金属粘附层和所述第二子金属粘附层均为Ti金属层、Ni金属层、Cr金属层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倒装LED芯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待沉积钝化层的基底片源进行第一次冲水处理;
在第一次冲水处理后的基底片源上沉积第一子钝化层;
对所述第一子钝化层进行第二次冲水处理;
在第二次冲水处理后的第一子钝化层上蒸镀第一子金属粘附层;
对所述第一子金属粘附层进行第三次冲水处理;
对第三次冲水处理后的第一子金属粘附层进行离子源清洁;
在离子源清洁后的第一子金属粘附层上沉积反射层;
对所述反射层进行第四次冲水处理;
在第四次冲水处理后的反射层上蒸镀第二子金属粘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1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