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筒类零件的自动装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83668.6 | 申请日: | 2023-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13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全芳;赵敏杰;卫锐;丁国智;宜亚丽;金贺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Q3/08;B23Q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段吉妹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筒类 零件 自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筒类零件的自动装夹方法,属于零件装夹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装夹方法自动化程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自动装夹方法包括:步骤S1:将长筒类零件从机架上方吊装进入内部;直至其与机架轴向装夹机构的V形支撑板接触;步骤S2:第一液压缸带动V形支撑板下移,同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L形压板相互靠近,直至两个L形压板分别与长筒类零件的两端接触;步骤S3:机架1的上方设置两组纵向装夹机构,启动第二液压缸推动与机架1铰接的夹板转动;一组纵向装夹机构对称设置两块夹板;直至两块夹板与长筒类零件的侧面接触,完成装夹。本发明实现了对长筒类零件的自动夹持且实现了对夹持机构的无级锁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夹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筒类零件的自动装夹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零件装夹技术领域,尤其针对长筒类零件,在对其内腔进行加工时,往往需要设计特定的工装进行装夹。
但是现有的装夹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装夹效果较差,加工过程中,零件容易发生移动,导致加工质量无法满足要求。例如现有的薄壁长筒类零件镗孔装夹方法采用并列柔性绳索和弧形垫铁配合进行装夹,容易发生零件松动问题;并且,现有装置存在装夹过程自动化程度低,需要不断对夹具进行手动调整的问题。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长筒类零件的自动装夹方法,对长筒类零件进行装夹,保证装夹稳定性的同时提高自动化程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长筒类零件的自动装夹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装夹装置容易松动、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长筒类零件的自动装夹方法,采用无级装夹装置进行装夹;所述自动装夹方法包括:
步骤S1:将长筒类零件从机架上方吊装进入机架内部;直至长筒类零件与机架下方的两组轴向装夹机构的V形支撑板接触;
步骤S2:第一液压缸带动V形支撑板下移,同时通过连杆机构带动两组轴向装夹机构的L形压板相互靠近,直至两个L形压板分别与长筒类零件的两端接触;
步骤S3:机架的上方设置两组纵向装夹机构,纵向装夹机构对称设置两块夹板;启动第二液压缸推动与机架铰接的夹板转动;直至两块夹板与长筒类零件的侧面接触,完成装夹。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连杆机构与机架的底板之间安装有第一无级锁紧装置,L形夹板与长筒类零件接触后,通过第一无级锁紧装置对连杆机构进行锁定,反向锁定V形支撑板和L形夹板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同一组纵向装夹机构的两块夹板之间连接第二无级锁紧装置;夹板与长筒类零件接触后,通过第二无级锁紧装置对两块夹板的位置进行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机架为长方体形框架结构,长筒类零件能够从其上方进入其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轴向装夹机构对长筒类零件的轴向装夹方法包括:
步骤S21:V形支撑板下降过程中,与V形支撑板铰链连接的推杆推动推拉支座沿第二导轨板向外侧滑动,使呈对称布置的两个推拉支座相互远离;
步骤S22:两个推拉支座相互远离时,带动呈对称布置的拉杆相对于推拉支座转动;拉杆与第二导轨板的夹角减小,同时拉动与其铰链连接的L形夹板沿第一导轨板滑动;
步骤S23:使长筒类零件前后的两个L形夹板向靠近V形支撑板的方向移动,两个L形夹板相互靠近,直至L形夹板触碰到长筒类零件,轴向装夹机构的运动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2中,第一无级锁紧装置连接在L形夹板和机架的底座之间,L形夹板沿第一导轨板滑动时第一无级锁紧装置被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星航机电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836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轮毂旋压毛坯重力铸造成型方法
- 下一篇: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