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2 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4654.4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5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卢正冠;朱旭晖;吴杰;徐磊;杨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F1/18 | 分类号: | C22F1/18;C22F1/02;C21D9/00;B22F3/24;B21B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i2AlNb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组织性能调控工艺,属于材料热处理领域。Ti2AlNb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直径尺寸一般不低于500mm,采用该工艺能够实现Ti2AlNb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整体热处理,将机匣类零件放入热处理炉中,使零件随炉升温至温度T1并保温一段时间,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出炉;再进行T2温度的热处理,使组织更加均匀,性能更加稳定。本发明可以提高Ti2AlNb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力学性能,使组织更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i2AlNb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组织性能调控工艺。
背景技术
Ti2AlNb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650℃~750℃)力学性能,密度较低,有望替代高温合金实现部分结构件的减重,因此瞄准实际应用、解决成形工程难题一直是Ti2AlNb合金的研究重点。以Ti2AlNb为名义原子占比的O相被发现和标定后,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关于O相的形成机理研究,O相可以通过B2(β)或α2以多种相变方式形成,目前基本掌握了相变的温度范围。Ti2AlNb合金的典型组织主要包括等轴、片层和多态组织等。
近些年来,采用粉末冶金热等静压技术、粉末热等静压制坯+环轧技术成功制备了Ti2AlNb机匣类的复杂零件,部分Ti2AlNb机匣类复杂零件在我国的航空发动机中获得了初步考核,未来的应用前景广阔。
以简单试验件为对象,采用锻造加工、粉末热等静压等工艺制备出Ti2AlNb样品,国内外学者开展了热处理和组织性能表征试验,可以获得良好的Ti2AlNb性能匹配。但随着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尺寸增加、结构更加复杂,组织性能调控的难度急剧增加。
Ti2AlNb机匣类复杂零件的整件热处理一直是面向工程应用的关键技术难点,保温温度、时间、冷却方式等均会影响零件整体性能。为了满足先进航空发动机对Ti2AlNb机匣类零件的应用需求,通过开展Ti2AlNb机匣零件的热处理调控研究(外形尺寸≥900mm),进行本体的组织和性能表征,发明了适合于此类机匣类零件的组织性能调控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Ti2AlNb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组织性能调控工艺,该工艺可以直接通过热处理获得整件的性能提升和均匀的组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Ti2AlNb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Ti2AlNb航空发动机机匣类零件,对零件进行表面处理,不允许有杂质、油污、铁锈残留;
(2)环轧处理:处理温度950-1150℃,变形量为30-60%;
(3)T1高温热处理:将步骤(2)处理后的零件放入真空热处理炉中,采用随炉升温的方式达到预定温度T1,保温一段时间,随炉冷却,取出;
(4)T2低温热处理:经步骤(3)热处理后,检查零件表面后,重新装入真空热处理炉加热,升温至T2并保温一段时间,使得材料组织均匀,停止加热后冷却,取出;
(5)观察Ti2AlNb机匣类零件的表面,需光洁无污染,无明显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46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