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8990.X | 申请日: | 2023-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94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汤忞;汤德平;顾也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箔(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Q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百一领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3 | 代理人: | 王路丰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原代微 肿瘤 模型 构建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从原代肿瘤组织中分离得到原代细胞;
利用光固化生物3D打印所述原代细胞,完成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得到所述原代细胞的步骤,包括:
1)将清洗过的离体样本剪碎,移至离心管中并添加清洗液进行离心,弃上清液;
2)对步骤1)处理后获得的组织进行消化,过滤未解离组织块,收集细胞悬液并进行离心,弃上清液;
3)用基础培养基重悬细胞,离心去除杂质及死细胞,获得所述原代细胞,并对所述原代细胞计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步骤2)离心处理后,沉淀中有大量红色沉淀,则弃上清液,加入红细胞裂解液,吹打后静置,再进行离心,弃上清液。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代细胞至少包括:原代肿瘤细胞、原代免疫细胞和/或原代癌症相关基质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光固化生物3D打印步骤是将所述原代细胞离心并重悬得到的细胞悬液与生物打印墨水材料混匀形成的混合物加入至打印容器中,进行高通量生物3D打印,曝光后,混合物被固化成凝胶形式,即形成了微肿瘤,完成了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生物打印墨水材料包括:光引发剂和光固化材料;
所述光引发剂包括: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溶液;
所述光固化材料包括: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溶液和/或甲基丙烯酯化透明质酸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细胞悬液与生物打印墨水材料混合获得的混合物中细胞的总密度大于1×106个/mL。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微肿瘤进行培养,将所述微肿瘤润洗后加入至完全培养基,将完全培养基置于37℃、5%CO2培养箱内的摇床上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原代微肿瘤模型进行验证;将所述原代微肿瘤模型转移至离心管并加入微肿瘤消化液,离心处理,弃上清,获得培养后的细胞群,用培养后的细胞群分别进行原代微肿瘤模型的细胞培养效果验证和原代微肿瘤模型的细胞遗传信息相关性验证及一致性验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免疫细胞培养效果验证是通过将培养后的细胞群用特异性标志物染色,经流式细胞仪分析,确定培养后的细胞群中免疫细胞、基质细胞的含量,并与所述原代细胞相对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细胞遗传信息相关性验证及一致性验证是通过将培养后的细胞群进行基因测序,并与所述原代细胞的基因测序结果相对比。
1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体外原代微肿瘤模型的构建方法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箔(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赛箔(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89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