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一轨双车的堆垛机任务优先级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4914.6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53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沈学;姚海彬;舒梦;沈冬晖;孙顺凯;徐琦;陈海涛;崔浩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137 | 分类号: | B65G1/137;B65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段媛媛 |
地址: | 31000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一轨双车 堆垛 任务 优先级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一轨双车的堆垛机任务优先级管理方法,包括:将任务和对应的初始最大延时时间下达到堆垛机任务管理系统;循环扫描堆垛机状态并判断是否存在空闲的堆垛机;若不存在,则循环扫描堆垛机状态;若存在,则拣选堆垛机可执行任务;根据任务的实时最大延迟时间进行任务排序;判断是否存在多个任务的实时最大延迟时间均为零;若不存在,则选取实时最大延迟时间最小的任务;若存在,则比较下达任务时的初始最大延迟时间是否相同;若不同,则选取初始最大延迟时间最小值的任务;若相同,则按站台顺序拣选任务。本发明的基于一轨双车的堆垛机任务优先级管理方法,能够根据生产的变化对输送机站台的优先级进行柔性化管理,满足生产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烟工业物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一轨双车的堆垛机任务优先级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自动立体库的出入库效率,很多企业的滤棒库堆垛机采用的是一轨双车的运行模式,成型端的滤棒和格斗出入库作业由1号巷道的1#和2#堆垛机完成,发射端的滤棒和格斗出入库作业由2号巷道的3#和4#堆垛机完成。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存在堆垛机取放货不及时的情况发生。部分设备是高速机组,要求响应速度快,但目前的堆垛机任务分配模式是按照站台编号顺序进行,当多台成型机组同时申请出入库作业时,按照站台编号依次执行任务,这样一来,编号靠后的高速机组势必排队等待时间长,进而断料停机。
目前自动立体库的设计中针对堆垛机一轨双车的任务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将堆垛机的任务管理集成到自动立体库的调度管理系统里,由自动立体库调度系统直接进行任务管理和分配,任务由调度系统直接下达到堆垛机;另外一种模式是通过堆垛机调度管理系统,由堆垛机调度系统进行堆垛机间的任务管理、避让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堆垛机执行任务顺序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任务产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先到先得;另外一种是将出入库站台进行编号,按照站台顺序依次执行下去。无论哪种模式,都不能实现任务优先级的柔性化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定有部分设备实时性要求比较高,2台堆垛机负责20多个输送站台时,如何按照轻重缓急,进行任务的优先级管理,成为了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因此,亟需一种基于一轨双车的堆垛机任务优先级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一轨双车的堆垛机任务优先级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能够根据生产的变化,对输送机站台的优先级进行柔性化管理,满足生产要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一轨双车的堆垛机任务优先级管理方法,其中,包括:
滤棒库管理系统将若干站台任务和各所述站台任务对应的初始最大延时时间下达到堆垛机任务管理系统;
堆垛机任务管理系统循环扫描堆垛机状态以判断是否存在空闲的堆垛机;
若不存在空闲的堆垛机,则返回堆垛机任务管理系统循环扫描堆垛机状态的步骤;
若存在空闲的堆垛机,则拣选堆垛机可执行的站台任务;
根据各站台任务的实时最大延迟时间进行任务排序,其中,实时最大延迟时间的初始值为所述初始最大延时时间,并在任务信息下达到任务区后随时间递减,所述实时最大延迟时间用于表征站台任务的紧急程度;
判断是否存在多个站台任务的实时最大延迟时间均为零的情况;
若不存在多个站台任务的实时最大延迟时间均为零的情况,则选取实时最大延迟时间最小的站台任务,并将站台任务下达到堆垛机;
若存在多个站台任务的实时最大延迟时间均为零的情况,则比较实时最大延迟时间均为零的任务在下达任务时的初始最大延迟时间;
若实时最大延迟时间均为零的站台任务在下达任务时的初始最大延迟时间不同,则选取初始最大延迟时间为最小值的站台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49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