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贮机主动喂入预紧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5970.1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79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舟;刁培松;李晓伟;徐广飞;张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43/00 | 分类号: | A01D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贮 机主 动喂入预紧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专利属于农牧业机械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贮机主动喂入预紧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驱动机构、连杆机构、辅助弹簧、压力检测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驱动机构包括油缸、预紧弹簧和油缸固定座,油缸嵌入预紧弹簧;连杆机构包括上连杆、固定座和下连杆,上、下连杆共同与后上喂入辊轴铰接,下连杆与前上喂入辊轴铰接,前、后上喂入辊关联浮动;压力检测装置用以检测后上喂入辊两端对作物的压实力;控制系统比较压力检测值与设定值,对二者差值进行PID运算,根据运算结果对电磁换向阀进行控制,通过油缸的伸缩对后上喂入辊的姿态进行调节以实现调整后上喂入辊两端对作物的压实。本发明实现了对不同喂入量下作物的有序输送和最佳压实。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农牧业机械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贮机主动喂入预紧装置及控制方法,以确保喂入装置对不同喂入量下作物的最佳压实。
背景技术
青贮机主要用来将作物粉碎至合格的切段长度,影响其切碎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喂入装置对作物的压实效果。青贮收获时,往往因种植密度不均匀、机手主观操作不当、行驶速度不稳定或地面凹凸不平等因素引起喂入不稳定,出现喂入量过大、过小或横向喂入不均匀情况。喂入量过大,喂入装置易拥堵造成机械故障,延误农时,机收效率降低;喂入量过小或不均匀,作物送到切碎装置时“压不实”且不整齐,造成切碎质量差,机收品质下降。
目前青贮机喂入装置采用的是弹簧式被动预紧装置,一定程度上能使喂入装置上喂入辊被动的随喂入量的波动而上下浮动,但无法主动对作物施加最佳的压实力。尤其,当喂入量过小和横向喂入不均时,弹簧式被动预紧装置因达不到压缩力而无法带动上喂入辊实现有效的预紧和压实。因而,需要研制一种具备能适应喂入量波动并主动控制上喂入辊上下浮动,达到对作物最佳压实的青贮机主动喂入预紧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青贮机主动喂入预紧装置及控制方法,实现对不同喂入量下作物的主动预紧,达到最佳压实效果,以提高青贮收获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青贮机主动喂入预紧装置,包括驱动机构、连杆机构、辅助弹簧、压力检测装置、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所述主动喂入预紧装置左右各一,对称安装在青贮机喂入装置两侧;所述驱动机构由油缸、预紧弹簧和油缸固定座组成,油缸嵌入预紧弹簧,油缸缸筒通过油缸固定座固定在机架上;所述连杆机构由上连杆、固定座和下连杆组成,通过固定座与青贮机喂入装置机架相连,上连杆和下连杆共同与后上喂入辊轴铰接,下连杆与前上喂入辊轴铰接,前上喂入辊和后上喂入辊关联浮动;所述辅助弹簧一端与下连杆铰接,另一端与青贮机喂入装置机架相连;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为一对压力传感器,其分别安装于后上喂入辊两侧,用以检测后上喂入辊两侧对作物的压实力;所述控制系统包括PLC控制器和触摸屏。
所述驱动机构油缸活塞杆伸出一半时,预紧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活塞杆伸长超过一半时,预紧弹簧被拉伸;活塞杆伸长小于一半时,预紧弹簧被压缩。
所述油缸活塞杆伸长时,上连杆逆时针旋转,带动后上喂入辊上浮,下连杆随之顺时针旋转并带动前上喂入辊上浮,活塞杆缩短时反之。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左侧单向节流阀、左侧电磁换向阀、液压压力传感器、电机、弹性联轴器、柱塞泵、进油过滤器、油箱、溢流阀、回油过滤器、浮球液位开关、温度传感器、加热器、液压观察窗、冷却器、压力表开关、压力表、右侧电磁换向阀、右侧单向节流阀;所述左、右两侧油缸分别与左侧单向节流阀和右侧单向节流阀相连。
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与控制系统通信相连,左、右两侧压力信号独立检测。
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左侧电磁换向阀、右侧电测换向阀相连;所述左、右两侧油缸分别与左侧单向节流阀、右侧单向节流阀相连;所述左、右两侧驱动机构由控制系统独立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青贮机主动预紧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对应于后上喂入辊两侧的压力检测装置的一对压力传感器的采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5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