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38149.5 | 申请日: | 2023-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8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钱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晨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A61H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4 | 代理人: | 钟斌 |
地址: | 20002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针灸 辅助 进针 装置 | ||
1.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包括机体1、芯体2、进针装置3和控制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包括壳体11、固定连接壳体11正面中部的进针槽12、固定连接壳体左侧中部的握把13、绞连接壳体11后侧的换芯门14、固定连接进针槽12下端的红外线装置15、固定连接芯体2的转动装置16;所述芯体2包括转动连接转动装置16的固定体21、固定连接固定体21上的夹针装置22、固定连接夹针装置22的针体23;所述进针装置3包括固定连接壳体顶部的运针装置31、固定连接进针槽12左右两侧的进针机构32;所述控制装置4包括固定连接壳体11顶部上表面的控制面板41、固定连接控制面板41的屏幕42和控制键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16包括固定连接壳体11顶部内壁的转动电机161、分别固定连接转动电机161输出端和固定连接壳体11底部内壁的转动卡座16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21包括柱体211、固定连接柱体211与转动电机161的转动块212、固定连接柱体211与转动卡座162的转动卡块213、设置在固定体211上端的取针槽214;所述夹针装置22包括呈等距圆周阵列分布且固定连接柱体211的固定夹紧机构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体23包括上端的夹紧部231、固定连接夹紧部231底部的细针2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针装置31包括固定连接壳体11上端的滑槽311和运针电机312、滑槽连接滑槽311内部且固定连接运针电机312输出端的移动块313、固定连接移动块313的运针夹紧机构3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针机构32包括固定连接位于进针槽12左右两侧壳体11的进针电机321、固定连接进针电机321输出端的输送机构322、固定连接输送机构322外壁的进针夹紧机构323、固定连接进针夹紧机构323上端的距离感应器3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322包括固定连接进针电机321输出端的第一转轴321a、固定连接壳体11且位于进针槽12左右两侧中部的第二转轴321b、啮合连接第一转轴321a于第二转轴321b的输送带321c。
8.根据权利要求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紧机构222、运针夹紧机构314、进针夹紧机构323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各机构外壁的支撑架222a、固定连接支撑架222a左右两侧的夹紧电机222b、固定连接夹紧电机222b输出端伸缩杆222c、固定连接伸缩杆222c末端的弧形卡块222d。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电机161、夹紧电机222b、运针电机312、进针电机321、距离感应器324均电性连接至控制装置4。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用辅助进针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1)使用者在使用前,将针体23依次通过固定至芯体2上;并将固定好针体23的芯体2安装至壳体11内部,关闭换芯门14。
(2)通过控制装置4设置所需施针速度。
(3)通过控制装置4控制运针装置31、固定夹紧机构221同时动作,将位于取针位置的针体23从固定夹紧机构221取下的同时通过运针夹紧机构314将针体23夹持,在运针电机312、滑槽311、移动块313共同协作下将针体23移动。
(4)将通过运针装置31移动的针体移动至所述进针夹紧机构323弧形卡块222d中部的针体23通过控制装置4控制进针夹紧机构323将针体23夹持。
(5)将进针装置3对准所需刺入位置后,通过控制装置4控制固定连接进针槽12下端的红外线装置15发出的射线,照射在患者皮肤上,便于医疗人员进行对中和寻找穴位,提高工作效率;
(6)在刺入过程中,通过控制装置4所设置进针速度控制进针电机321动作;在输送机构322、距离感应器324协作下,使得细针232刺入至患者的皮肤,当达到所需刺入深度后,在控制装置4控制下,进针夹紧机构323松开针体23、并向上移动;然后手动将该装置拿掉,达到了方便使用和进行针灸工作的目的。
(7)当取下装置后,通过控制装置4控制转动电机动作,将芯体2顺时针转动,将固定在芯体2上的针体23按顺时针方向依次转动至取针位置,然后重复上述操作,依次对患者进行施针。
(8)当芯体2上所固定的针体23使用完后,只需取出芯体2添加针体23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晨,未经钱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381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