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杆生产工艺及其结晶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5409.X | 申请日: | 202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3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金权扬;袁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金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0 | 分类号: | B22D11/00;H01B13/00;B22D11/055;B08B9/027;B08B9/023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35 | 代理人: | 贾新伟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工艺 及其 结晶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杆生产工艺及其结晶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上料:将电解铜板直接经喂料机送入工频炉进行熔化;S2、真空熔化:将工频炉调节温度至1162℃的高温,对加入的铜材进行熔化,熔化后的铜液经过狭小的熔沟进入工频炉后接的保温炉进行保温,温度维持在1160℃左右,预先将水箱中的冷却水输送至外管内,本发明涉及铜杆生产技术领域。该铜杆生产工艺及其结晶器,通过清理组件的设置,能够在铜杆完成定型抽出后,对外管内壁以及内管的表面进行清刷处理,无需对内管和外管进行拆装,在结晶器内部即可实现自动清理工作,避免污垢堆积造成壁厚增加从而影响铜杆的冷却成型速度与效果,也减轻了劳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铜杆生产工艺及其结晶器。
背景技术
铜杆是电线电缆生产的原材料。
根据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3050016.3的专利显示,所述主管道的底部设置有模套,所述主管道的外侧套设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外侧套设有外套管,所述内套管与主管道之间围合有冷却室,所述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围合有进水室,所述内套管的底部设有用于连通进水室与冷却室的缺口,所述主管道的上部侧面设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与主管道的内部连通,所述抽气管贯穿于内套管和外套管并延伸至外套管的外侧,所述内套管的上部侧面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贯穿于外套管并延伸至外套管的内侧,所述出水管与冷却室连通,所述外套管上设有多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进水室连通,所述内套管的上部与中部开设有多个通孔,通过将内部空气抽出,避免了铜杆表面氧化,通过多个进水管提高冷却水的进水量,通过通孔将冷却水补充至冷却室的中上部,提高对主管道中上部的冷却效果,减少铜杆组织疏松、冷隔和裂纹等问题,提高铜杆质量;
上述专利中在主管道与内套管之间通入冷却水可达到冷却的效果,而在长期使用下,由于水质硬度较大的问题,外管与内管之间容易产生污垢,粘附在管壁,使得壁厚增加影响了铜杆的冷却效果,水中杂质也易造成管壁磨损,现有技术需要将内管与外管拆装下来,再利用清理装置对管壁污垢进行清理,该种方式费时费力,难以在结晶器内部实现管壁的自动清理,增加了劳动强度,因此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做出以下改进。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杆生产工艺及其结晶器,解决了水质污垢使得壁厚增加,影响冷却效果,拆装清理费时费力,难以在结晶器内部实现管壁的自动清理,从而增加劳动强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铜杆生产工艺及其结晶器,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上料:将电解铜板直接经喂料机送入工频炉进行熔化;
S2、真空熔化:将工频炉调节温度至1162℃的高温,对加入的铜材进行熔化,熔化后的铜液经过狭小的熔沟进入工频炉后接的保温炉进行保温,温度维持在1160℃左右,预先将水箱中的冷却水输送至外管内,铜液从内管向上流动,内管的上方设置单独的牵引机构,用于将铜液冷却成型后的铜杆连续抽出并输送;
S3、卷取:将成型的铜杆进入铜杆卷取机,进行滚剪、卷取,边角料返回工频炉内;
S4、检验入库:对产品表面质量、内部质量和几何尺寸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查,合格后入库,不合格品返回工频炉内。
优选的,所述外管包括上段管和下段管,所述上段管和下段管相对的一端之间转动连接有环形块,且环形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的表面固定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环形块的表面设置有清理组件,所述上段管的顶端设置有限位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金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金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54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