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6819.6 | 申请日: | 202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2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华;干满水;郑达;徐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自贸区虎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3/10;C02F3/0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施雨婧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微生物 处理 方法 | ||
1.一种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向生物处理装置中投入活性污泥和微生物载体,通入含氨氮的驯化水,进行驯化和挂膜;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原料包括缓释基体材料、改性活性碳纤维和硝化细菌生长促进剂,所述改性活性碳纤维为表面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碳酸氢铵层和隔水层的活性碳纤维,所述微生物载体由各原料混合成型后经热处理致孔获得;
步骤S2:完成驯化和挂膜后,将待处理的氨氮废水通入生物处理装置中,进行硝化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改性活性碳纤维中,碳酸氢铵层的厚度为5~10μ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隔水层为机油膜,所述改性活性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在活性碳纤维表面沉积碳酸氢铵,获得碳酸氢铵改性活性碳纤维;
(1.2)将碳酸氢铵改性活性碳纤维浸入机油中,充分浸润后取出,沥干,获得改性活性碳纤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缓释基体材料包括可再分散乳胶粉和无机骨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无机骨料包括硅酸盐水泥和多孔粘土,所述缓释基体材料包括质量比为1:8~12:3~8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硅酸盐水泥和多孔粘土。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微生物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缓释基体材料、改性活性碳纤维、硝化细菌生长促进剂和水混合制成浆料后,注入模具中,进行静置硬化,并在静置硬化期间进行热处理致孔,获得微生物载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静置硬化期间进行热处理致孔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在静置硬化8~12h后,60~65℃处理60~80min,而后再静置硬化6~7d。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驯化和挂膜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氨氮废水稀释至氨氮浓度为150~250mg/L,通入生物处理装置中,至氨氮浓度下降至不高于50mg/L;而后将待处理的氨氮废水稀释至氨氮浓度为300~350mg/L,通入生物处理装置中,连续进出水10~15d。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前,对待处理的氨氮废水进行水质调节,将pH调节至7.0~8.0,氨氮浓度调节至不高于500mg/L。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氮废水的微生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硝化处理的过程中,控制氨氮废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为3~5mg/L,并控制氨氮废水的温度为25~35℃,水力停留时间为2~5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自贸区虎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自贸区虎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681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