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频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59315.X | 申请日: | 2023-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2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杨梓琪;李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萤聚线缆科技(云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6;H01B7/17;H01B7/282;H01B7/29;H01B7/18;H01B7/22;H01B11/06;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初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305 | 代理人: | 孙朗 |
地址: | 650502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数字通信 电缆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频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数字通信电缆技术领域。该高频数字通信电缆,包括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外部包裹有总屏蔽层,所述总屏蔽层外部包裹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外部包裹有外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外部包裹有耐磨外护层,所述缆芯内部是由四对对绞线组绞合而成,且每一对所述对绞线组均有两根绝缘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单线内部设置有内导体。本发明中,能够使传输衰减常数降低,并且使该数字通信电缆具有较好的抗内、外部电磁干扰的综合屏蔽效果,抗干扰能力更强,数据传输更稳定,进一步加强电缆的耐磨性能,有效防止电缆的磨损,进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通信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频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通信网络不断地向大容量、高频率、高速率纵深方向发展,多业务传输平台技术也逐步成熟,并在城域网中得到推广,我国的“三网合一”通信网络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全球用户对移动数据的需求日益暴涨,预计到2021年,全球将正式进入5G时代。5G网络的总体转变趋势是移动射频设备更为靠近终端用户以提高覆盖面,加快数据的传播速度。
由于传统宏基站的建设限制,提高覆盖面的解决方案就是部署更多的小型基站,数字通信电缆作为基站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5G网络对数字通信电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宽频带、低衰减、高抗干扰性以及高阻燃性等方面,如何强化设计、改进工艺,开发出更好地满足5G技术需求的数字通信电缆,是摆在电缆供应商面前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频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频数字通信电缆及其制造方法,能够使传输衰减常数降低,并且使该数字通信电缆具有较好的抗内、外部电磁干扰的综合屏蔽效果,抗干扰能力更强,数据传输更稳定,进一步加强电缆的耐磨性能,有效防止电缆的磨损,进而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高频数字通信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外部包裹有总屏蔽层,所述总屏蔽层外部包裹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外部包裹有外防水层,所述外防水层外部包裹有耐磨外护层;
所述缆芯内部是由四对对绞线组绞合而成,且每一对所述对绞线组均有两根绝缘单线绞合而成,所述绝缘单线内部设置有内导体,所述内导体外壁由内向外依次包裹有实心内皮层、中间泡沫层和实心外皮层,四对所述对绞线组之间中部设置有内屏蔽层。
优选的,所述缆芯的内部靠边处设置有四根加强芯。
优选的,所述耐磨外护层内部设置有钢丝网层。
优选的,所述内导体是由纯度为99.999%镀银无氧铜导体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实心内皮层为内导体外壁挤包一层0.05mm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形成,所述中间泡沫层为实心内皮层外壁挤包一层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形成,所述实心外皮层为中间泡沫层外壁挤包一层0.1mm实芯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形成。
优选的,所述内屏蔽层由厚度为70um的蓝面导电铝箔组成,所述加强芯由玻璃纤维增强材料组成。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层是由防火泥材料制成,所述外防水层是由聚氨酯材料制成,所述耐磨外护层是由聚全氟乙丙烯材料制成。
优选的,一种制造高频数字通信电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线缆绞合节距
根据线缆传输电性能确定构成线缆四对对绞组的绞合节距值域范围Tmax~Tmin;
S2.拉制铜导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萤聚线缆科技(云南)有限公司,未经萤聚线缆科技(云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93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