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混合现实飞行仿真系统的虚实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60273.1 | 申请日: | 2023-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7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邓春艳;魏永超;敖良忠;刘伟杰;刘嘉欣;徐未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T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深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8 | 代理人: | 李焕焕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德阳市广***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混合 现实 飞行 仿真 系统 虚实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面向混合现实飞行仿真系统的虚实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到飞行高度平均值Gfj、飞行速度平均值Vfj、飞行角度平均值Jfj,并分析判断飞行是否合格;当接收飞行模拟器波动异常信号时,获取到驾驶舱的振动幅度,以及驾驶舱的转向频率,并计算得到驾驶舱的补偿系数Xb;当接收到飞行模拟器波动正常信号时,对佩戴的VR设备进行监测,判断VR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信号;本发明的虚实融合方法,对飞行模拟器在飞行状态进行实时状态分析,判断飞行是否合格,然后通过驾驶舱和VR设备的状态进行分析,验证出现故障的问题,并据此给出相应的反馈和调节,从而保证飞行模拟器可以安全正常飞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仿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面向混合现实飞行仿真系统的虚实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14998556A公开了一种面向混合现实飞行仿真系统的虚实融合方法,属于飞行仿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离线阶段制作虚拟驾驶舱模型并选取定位点,形成固定位置结构,对应在实体驾驶舱上设置追踪器或选取视觉特征,与定位点建立对应关系;在线阶段实时获取实体驾驶舱上追踪器和视觉特征的三维坐标,进行追踪器定位和视觉特征定位,对两种定位结果经卡尔曼滤波融合,得到虚拟驾驶舱更精确的注册位置;通过与双目相机扫描驾驶舱周围环境的点云形成空间定位模板,实现跨会话重复加载,建立虚实驾驶舱的联系;
现有技术中,飞行模拟器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飞行高度、飞行是的旋转角度以及飞行速度变化太快等原因,从而影响飞行感觉等问题,而又不能对其产生的问题,进行快速地追踪检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问题,而提出面向混合现实飞行仿真系统的虚实融合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面向混合现实飞行仿真系统的虚实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到飞行高度平均值Gfj、飞行速度平均值Vfj、飞行角度平均值Jfj,并分析判断飞行是否合格;
步骤2:当接收飞行模拟器波动异常信号时,获取到驾驶舱的振动幅度,以及驾驶舱的转向频率,并计算得到驾驶舱的补偿系数Xb;
步骤3:将得到驾驶舱的补偿系数Xb,发送给飞行模拟器中的驾驶舱的角度调节器、振动调节器上;
步骤4:当接收到飞行模拟器波动正常信号时,对佩戴的VR设备进行监测,判断VR设备运行是否正常信号;
步骤5:获取VR设备运行异常信号和VR设备运行正常信号,当接收到VR设备运行异常信号时,则生成故障信号,当接收到VR设备运行正常信号时,则生成安全信号。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1中:
获取到飞行模拟器在工作时间内的实时飞行高度Gf,同时,也将获取到飞行模拟器在工作时间内的飞行速度Vf,飞行模拟器在工作时间内的飞行角度Jf;
将得到的飞行高度Gf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Gfj;将得到的飞行速度Vf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Vfj;将得到的飞行角度Jf进行求和取平均值,得到Jfj。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在步骤1中:
将得到的飞行高度平均值Gfj、飞行速度平均值Vfj、飞行角度平均值Jfj,代入到公式ZF=a1*Gfj+a2*Vfj+a3*Jfj中,计算得到飞行模拟器的飞行值ZF;
将得到的飞行模拟器的飞行值ZF与飞行模拟器的飞行阈值进行比较;
若飞行模拟器的飞行值ZF大于飞行模拟器的飞行阈值时,则生成飞行不合格信号;
若飞行模拟器的飞行值ZF小于飞行模拟器的飞行阈值时,则生成飞行合格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602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